当前位置:读零零>>清穿物语> 053 裘装对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3 裘装对镜(1 / 2)

年初二,不动刀剪,不干家务的禁令算是解除了.但是扫地的禁令依然存在,要过了初五后才能扫地.

华家有一大堆的衣服要洗,所以,隔夜梅兰妮把那些衣服浸泡起来.第二天的清早,吃过早饭后,梅香先去倒了夜香,刷了马桶,再洗衣物.

梅兰妮洗了碗筷之后,见天气好,阳光灿烂,就在门前搭起了架子,摊上了几领芦帘子,把被褥,枕头拿出来晒.江南冬季的晴天,晒了被褥,晚上睡在里面,一股太阳的香气,最让人身心舒坦.

梅兰妮随后进了堂屋,在织机前坐下,仔细的修剪丝头.结尾的修整也是一件技术活.要很小心的做,而且外表不能留下痕迹.做缂丝画的屏面,四周还要留处空白处.方便上屏.梅兰妮的缂丝是经过改革后的苏缂,比这个年代的苏缂很不同.清代的苏缂细软,适合做龙袍,衣料.缂丝画的要求相对厚实.变化也更多.

相传,缂丝盛于宋朝,定州是当时的缂丝中心.后来南渡后,这种技艺带到了南方,松江一带成了新的缂丝中心.传言说缂丝是‘北有定州,南有松江‘.定州更是出名,当时的缂丝名家多出自定州.后来国都南迁到杭州,很多名工巧匠也带到了南方.这时缂丝在江南发展.苏州出了沈子蕃,吴圻这样的缂丝名家.

从明朝开始,缂丝便被皇室垄断了.缂丝主要的任务是:一为皇家制作衣服.二是缂丝书画.后一种的技艺在战乱中消失了.所以,梅兰妮带着三百年后的缂丝技艺,开到这里,无疑是在缂丝界引起一场革命,开拓了思路.

完成的作品,被取下织机.下一幅的经丝要绷紧.梅兰妮按照现代纺织机的上经线的方法进行过改造.快是快了,但还是要人帮忙.后经轴两旁要人帮着嵌紧.经丝要拉挺.

梅兰妮先织素地一寸后,让三胞胎在经丝上画稿.一般画好稿后,原稿挂在织机旁,做成参考.织机上不用时就用细白布盖上,闲杂人员是不许靠近,倒不是怕偷艺什么的,主要是丝制品稍微不当心就用容易钩丝,损坏了作品.

在经线上画稿,也是很难的.先要把原稿垫在下面,然后描在经丝上.小的图稿还好办,大的图稿,象三胞胎这样的豆丁,没有两三人的合作,要完成是很困难的.

这第二幅美人图是‘裘装对镜‘,美人身着宝蓝色白狐裘衣,袖,领,前襟,边叉出锋.月白色的拖地长裙,茜红的衬衣,领口上下两粒金珠钮.领袖的花纹紫色雏菊深绿四叶团花锦.腰上佩带着合壁连环玉佩,玉佩下方用草绿的绸带打了个吉祥结.美人坐在老树古藤根瘤独眠床上,床上铺着草绿地团红花蓝叶织锦褥垫.美人一手持古铜镜,令一手搭在方形铜手炉上,铜手炉还上还刻着牡丹花图案.床前放着斑竹面仿藤圆几,上面猩红黄流苏的毡垫,垫上放着一个海棠黑漆描金茶盘,上面放着蓝釉盖杯.

梅兰妮在看稿样的时候,就问三胞胎,"这杯形就象开人大时,主席台上放着的茶杯,你们会不会弄错?"

三胞胎肯定的回答,绝对不会错,因为当初临摹时也发现了这点,所以影响特别深刻.

原画中的黑漆懒架和黑漆长方几,及床上的托盘小圆几,在梅兰妮的要求下,都该成了斑竹面的仿藤器.这是江南人的审美和满人的审美不同的地方,江南人的要求是房间里的家具要成套,而满人的家具只考虑富贵,而很少考虑协调性,文化的底蕴是没法拷贝的,满人占领中国后,他们凭武力抢了许多好东西,但他抢不走文化修养.康熙,乾隆在江南到处题字,江南人也有说他们的字好,但这种夸奖,就象一个成年人夸一个三岁儿童聪明一样.

画中的其他的小物件,都没什么问题:床上圆几上的红釉大盘,盘中的佛手.后墙懒架层里搁置的卷轴,床侧长几上的双盖银火壶.及窗台上放着的北宋钧窑天蓝窑变葡萄紫海棠花盆及盆托.里面种着水仙花,和纱窗外的绿竹相应.

齐逸解释说,水仙绿竹搭配,含有‘群仙祝寿‘的意思.

这幅画的难度是墙上挂的一幅诗作,原是雍正的作品,人家的署名‘破尘居士‘清清爽爽,这可不敢盗版,给举报了是要杀头灭族的.不过这几个山寨书画也是有经验的.他们裁下大小合适的纸张,画好了边式,那到了边峰推荐的,乐桥留香茶馆旁的写字摊,请那位按纸张的大小,仿祝枝山的行书,写了祝允明的<金络索>:

东风转岁华,院院烧灯罢。

陌上清明,细雨纷纷下。

天涯荡子,心尽思家。只见人归不见他!

合欢未久难抛舍,追悔从前一念差。

伤情处,恹恹独坐小窗纱。

只见片片梅花,阵阵杨花,飞过了秋千架。

款识是枝山.

至于那写字先生写的是否乱真,这对他们已不是问题.在款识下,分别印下了‘不易居收藏‘和‘梅氏女红‘两方印章.再把这幅字贴在了画上.一样的闺怨,只是换了内容和作家.

午饭后,由于晒被褥,没法午睡了.大家搬了小竹椅坐在门口晒太阳.早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