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我是慈禧> 二十八、新币银行 五 谢谢Chestwang的打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八、新币银行 五 谢谢Chestwang的打赏!(1 / 2)

“内务府设了皇家银行,有天家的招牌在,不怕没人来存钱借贷,”胡雪岩笑道,“把银子流通起来,才能源源不断的银子生银子。”

虽然已经要发行新币了,可大家伙嘴里还是说着银子银子的,“此外,按照各条线,比如铁路或者是轮船还是招商,都可以分别设立分门别类的银行,这些银行里头不妨可以多请一些民间的资本投入进来参股,这样的话,又可以把民间的银元和银子都收起来,集中给国家,老百姓们当了股东有了分红,这又是一笔收入了。”

胡雪岩果然是商业天才里头的天才,慈禧太后心里忍不住就要给胡雪岩鼓掌了,当年南下上海,在外滩上参观阜康钱庄,她无意之中说起了一些后世中国最巨无霸的国有|猪|猪|岛|小说][银行是如何发展的,居然这个胡雪岩就听了进去,之后几次讨论,居然拿出来了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方案出来,张之万心里早就在大喊“与民争利,与民争利!”了,但是这个方案,设立国有银行并且对私人票号进行监管,这是保证金融安全,维护经济稳定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了。

为什么中国的银行,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都不可能出现倒闭?就是因为中国严格的银行管理制度,和不同程度的参股,保证了银行业的稳定,这样偶尔有银行陷入危机,国家也可以使用行政命令,让其余的银行来一起承担风险,避免倒闭造成老百姓的损失,所以在中国,像雷曼兄弟银行那样倒闭的爆炸**件,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当然,行政管理容易让银行业产生僵化和**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种极为进步的表现。

各国已经相继跨入帝国主义时代,这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说的话,从传统的商业资本主义转型到了帝国资本主义,这里面说明垄断型的资本占据了国家的主导,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外交手段或者战争还是和平,都由帝国资本主义国家来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雪岩说的不错,”慈禧太后点头,“大家伙都是中枢的干臣,什么话直接说就是,现在第一个朝廷缺银子,民间的银子却多的很,银行设立起来,把大家伙闲散的银子都收拢着,骗出来也好,借出来也好,把银子拿出来,咱们再把他花出去,这才是能把每一分银子用到最大的利处,朝廷比以前,就多了一样债券,这个债券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大家伙的银子都集中起来,以后许多的差事不可能由朝廷直接拨款了,朝廷再有钱,也不可能尽数包干,”想要由政府全面买单各项建设,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慈禧太后以前还是图样图森破,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或者是说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但是私人的票号一来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以放贷,二来也不可能为国家大政方针的规划投入来买单,所以胡雪岩这个设立国有银行的提议,正当时,且正中慈禧太后的下怀。

她从来不信仰什么“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素来奉行的都是大国家大政府的主义,也不会去搞什么国退民进的一套,这个时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没办法,但是能够去做的,她都十分满意并且乐见。

有学者认为,清末民初的乱象就是因为几年前下来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管理十分规范有序严格,到了民初,政府的威严扫地,但是之前封建国家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掌控,到了现在的新兴政府,那么就失去了掌控能力,所以才会如此的乱糟糟的。

“你的事儿,等会再说,我倒是要问一问”,不出胡雪岩所料,皇太后对于这个统一票号的事情十分感兴趣,“这里头大票号和小票号要如何解决?都由朝廷参股吗?”

“启禀皇太后,咱们国有的银行建起来,小票号是留存不下去的,”胡雪岩说道,“群雄争霸,原本是留不下小人物的,小票号要不退出,要不就要自己个抱团取暖,如果能够参股,自然就是朝廷的产业,这不用担心,若是不愿意参股的,自然也要有法子规范着他们,第一,不许称银行,银行只能是大清银行审核符合规矩的票号才能改名,除了场地存款资本这些之外,最要紧的,按照皇太后的圣意,微臣定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抽取存款额的一定数量金额上缴给大清银行,这个存款准备金就是作为作为办理储蓄业务的票号钱庄等,防止过度贷款出去,万一造成挤兑而引发不可预估的风险。”胡雪岩想出的法子,别人或许懵懂,但是阎敬铭是十分清楚的,有了这个存款准备金,谁都不可能尽数放出去贷款,而必然要被大清银行占据一部分的款项,这是防止风险,更是监视和管控银行。

“任何票号都要如此,这个存款准备金,用银元或者银锭支付,这样的话,银行这里的现银能够充裕一些,防止老百姓来挤兑。另外臣定于三年内,所有的票号都要进行审核,没有经过大清银行审核,户部批准的票号和钱庄,一概列为非法,接下去新办的都必须审核,不是谁自己想办就可以办的。”

“朝廷参股的,一概用新币参股,”胡雪岩继续说道,“以阜康钱庄为例子,只要是朝廷入股,所有的分号的现银无需动用,大清银行只要把新币发下去,这里头所有的分号,那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发行新币了,别的地方不敢说,江浙沪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