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六章 阜新煤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阜新煤矿(1 / 3)

旁边的金名世连忙劝解道:“田中阁下,大军不可轻离承德,八路军已经现身活动频繁,其用意至今不明。。再者现下正在腊月里,到处冰天雪地的,行走困难补给不易。锦州发来的粮食三天前就该到了,可现在也没消息,电话联系凌源、平泉一直联系不上。我很担心那里也受到了袭击。”

“凌源、平泉联系不上?怎么回事,你没派人过去查看?”吃了一惊地田中忙问一头雾水的邢士廉。

“卑职对此并不了解,这些天连降大雪,飞机无法起飞,道路被雪掩埋汽车出不去,火车都调到锦州去了,所以没有承德以外的消息。”

“出不去?出不去八路怎么打到你们家门口来了?我看你们一个个是太平日子过的太舒坦了,连雪地都不会走了。亏你们还是整编过的满洲国防军呢,想想那些被裁汰下去的八万人不是挖煤就是砍树,你们也该有些长进吧。”

“阁下教训的是,我这就让骑七旅派兵去查看。”

“让骑七旅全都去,朝阳是重要据点,不能再出问题了,让他们一路向北扫荡,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以后就驻守朝阳吧。其他部队先不动,等把承德周围的八路赶跑了咱们再南北夹击收拾李天德。”

17日晚上,辽西低矮的丘陵无法阻挡蒙古高原凛冽的寒流,呼啸的西北风吹得地上的积雪不停地打旋起舞,连接辽北辽西的交通要道阜新县城外的孙家湾南山煤矿此时也在寒风中缩成一团,原野上、山丘上不见人影。煤矿不远处是一个寨堡,里面住着鬼子宪兵队、矿警队、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堆放着设备零件、粮食弹药等物资。

寨堡的四周是黄土夯砸而成的高3、4米,厚1米的围墙,四角修了高七八米的碉堡望楼,每个岗楼里都有几名矿警队的二鬼子在监视着远处的矿区、‘人圈’、道路。也许是风太大、气温太低,也许是很长时间附近没有抗日武装活动,岗楼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忽隐忽明的月光下一群白衣白帽的人与雪原混为一体,快速地从一座丘陵上顺风滑行下来,在寨堡一百米处一起转向停了下来,取下套在手腕上的撑杆,趴伏在雪地里,摘下套在日本大头翻毛皮棉鞋上的长木板,取出白色披风下的步枪,对准了左右两个岗楼的各个小窗口。

仔细观察了一阵,几个战士爬起身继续滑行到东侧的岗楼下,贴墙站好听了一阵,开始取下雪杖、滑雪板,两个战士退后十米,单腿跪在雪地里双手端着驳壳枪对准岗楼。一个中等体形的手扶住墙蹲下身子,一个瘦弱单薄的踩在他肩膀上,双手握着匕首插进土墙,下边的战士腰上用力平稳地站直身体,上边的战士不停地把匕首插进土墙保持平衡。一个中等个头战士的钻进下边战士的胯下蹲下身子,下边的战士稳稳地抬腿把脚放在同伴的肩头,取出匕首,等第三个战士站直身体时,上边的战士已经翻身上了寨墙,贴到岗楼门前,甚至能听到里面划拳的声音。

又有三个战士靠了过来,四个人小声交谈了几句,三个人沿着墙朝着其他岗楼摸了过去,留下的战士取下斗篷,露出一身鬼子装束,插回匕首、摘下驳壳枪旋上消音器,轻轻打开屋门。一股酒气扑面而来,他闪身钻进屋,这里只是炮楼的中间一层,有木制的扶梯供上下使用。

他向上望了望,很安静,于是蹑手蹑脚地顺着楼梯向下走,手里的手套已经摘掉,驳壳枪也是枪机大开。

一层的中间支着一张粗糙的板桌,上边放这些猪耳朵、炖小鸡、炒黄豆之类的下酒菜,一坛酒、十来个黑瓷碗,旁边地上放着两个空坛子和一个熊熊燃烧着的火盆。几个敞胸露怀的二鬼子有的脸蜡黄、有的脸通红、有的煞白,高一句低一句的还在拼酒。桌边趴着两个,还有两个坐在一边唠磕。最里头的炕上四仰八叉躺着一个鼾声如雷。

正好十个,再看门边靠墙一溜摆着八只韩林春七九步枪、一挺捷克机枪,装备还不错,不知身手如何。不屑地大摇大摆地下了楼梯,发出沉重的脚步声和简易楼梯痛苦的呻吟声。

晕三倒四的几个人闻声望去吓了一跳,看着是皇军,怎么带着白帽子,帽扇子紧紧扎在下巴上,耳朵那还掏着俩眼,脸上捂着块白布帘子,就漏出俩眼睛。左手提着短刀,右手端着怪模怪样的一把驳壳枪。不就是值勤喝酒、站哨脱岗吗?用的着提枪舞刀的吓唬咱们吗?爷们当年也是钻过林子、敲过大户的。

两个唠嗑的反应过来,忙迎上前去:“太君辛苦,这么晚了还来查哨。这不天气太冷,上头蹲不住就下来喝两口暖和暖和,马上就上去,马上就上去。”转脸对脸色腊黄的犯楞的小子喊道:“二麻子、小顺子快上去看着点。”

谁知这太君不但不上桌,移步站在楼梯和门口之间,用枪对准屋里的人说:“不用了,谁也别走,都到炕上坐着去,老子有话要问。”

这太君怪,还会说中国话,还自称老子。啊,这是太君吗?怎们越看越像胡子?

“问什么说什么?别大喊大叫、别想着扯呼,惹恼了老子,打碎你们的狗头。”说着抬手一枪,桌上的一个黑瓷碗应声而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