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维一早就赶往《一生叹息》剧组,将最后一场戏拍完,和冯晓刚坐在导演办公室里闲聊。
忽然门被推开,就见陆云手里攥着几张报纸,脸上带着苦笑走进来。
“老云,什么事?”冯晓刚看着陆云,对方将手里的报纸递给他,道:“你自己看吧。”
打开报纸,冯晓刚就被头版上一张图片和标题吸引住目光,越看脸se越沉。
张维也探过头去,也不禁眉头皱起。
只见报纸上冯晓刚端着酒杯,一脸微笑的表情特别清晰,而再看冯晓刚敬酒那人的侧脸,张维则是哑然失笑道:“这摄影拍的太不专业了,都拍虚焦了,不过这么一看,我还是蛮有型的。”
“查查是谁拍的。”冯晓刚抬头对陆云冷声道。
张维目光落在醒目的标题上——神秘男子出席晚宴,著名导演频频敬酒。
下面的内容则是对此事大肆渲染,且将张维视为影视圈新晋势力,高呼大陆电影“向钱”发展,讽刺冯晓刚为赚钱而不顾身份极尽逢迎,巴结权贵,最后以“冯晓刚就是将大陆电影拉下水的罪魁祸首”作为结尾。
气得冯晓刚直拍桌子。
张维扫了一眼报纸名字,“南方纵横周刊”,也难怪,这家媒体向来彪炳“臻于时弊,激流勇进”,出现如此犀利的言辞也不为过。
这时陆云又打开第二张报纸,递给冯晓刚,苦笑道:“你再看这个。”
“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冯晓刚新电影剧本大量删减”
“咱们剧本改动的消息也传出去了?”冯晓刚收回目光,脸沉似水。
而且这家报纸还将事件的前前后后做了详细报道,张维看了一眼,一定是媒体买通了剧组某个主创人员,所以才有此内幕消息。
接着他又看了一遍另外两家以写影评为主打的报纸,都对《一生叹息》发出质疑,认为其前景堪忧。
这两家媒体虽然是小众,但在业内却相当有影响力。
没一会儿,冯晓刚的电话便接二连三的响起,听对方恭谨的态度和认真的语气,张维眼睛眯起来,这些电话显然是业内一些老前辈打来的,否则冯晓刚不会这么重视。
陆云朝张维看了一眼,摊了摊手。
放下电话,冯晓刚抱怨道:“到底是谁管不住自己的嘴?真他妈?的想抽他丫的。”
“要不要查一查?”陆云冷声问。
张维摩挲着下巴,忽然抬起头问道:“导演,不出意外,电影两个月后就封镜了吧?”
冯晓刚疑惑的看着张维,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就听张维道:“千万不要查是谁,也没有必要,否则耽误了进度,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冯晓刚也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心里有数,知道是谁。”
“嗯,我也大概有了眉目,下部电影就让他靠边站吧。”陆云冷笑。
张维摇了摇头,这里面深深浅浅,谁也把不准脉,看着寒着脸的两人,他笑道:“其实找出谁,不用谁,这个不重要,而媒体这么铺天盖地的报道,对电影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机会。”
“哦?”
“机会?”
“导演,云哥,你们为什么只考虑不利的一面,却不考虑有利的一面?你们应该感谢骂电影的人呢。”张维翘着腿,抱着肩,舒服的靠在沙发上。
冯晓刚道:“挨骂还是好事儿?”
张维笑道:“骂名骂名,当骂过之后,就只剩名了啊,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宣传方式?两个月杀青,再加剪辑用去的几个月,就赶贺岁档上映了,如果能将这股舆论热chao持续下去,保持大众的关注度,我想电影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再……”
冯晓刚和陆云听着张维娓娓道来,脸上惊喜连连。
等踌躇满志的三人走出办公室,就有数十个媒体记者蜂拥而上。
张维一见,便悄悄躲开,还是低调一些,他可不想再出风头。
留下来的冯晓刚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闪光灯频频闪烁。
“冯导,请问一下昨天宴会上的事,是真的么?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导演,这样的事发生在您身上请问您是什么感觉,有压力么?”一个挤在最前面的记者将话筒递给冯晓刚。
冯晓刚顿时黑脸,心说你提问的水平敢再高点么?他沉声道:“我喝多的时候谁都敬,你要不要试试?”
“难道作为导演,你时常酗酒?”另一个记者讽刺。
冯晓刚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老祖宗的传统到我冯晓刚这儿就不行了?”
“……,冯导,电影剧本真的大调整了么?会不会对电影质量产生影响,您是怎么说服主创人员修改剧本的?”
“电影如果越改越好,为什么不改,为什么不让我改?”
“会耽误拍摄进度么?”
“参加今年的各大电影节是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