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军的防御部署漏洞百出但是攻打彭萨科拉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找小说素材就到)
五月十一ri充当先锋的第三陆战师率先在贝米内特与美军遭遇而且正是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只是当时出现在贝米内特的是该部队的一个侦察连只有一百多名官兵而第三陆战师派出的也是一个侦察连。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个小时最终双方不约而同的撤离了战场。
在这场小规模战斗中美军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主要就是第三陆战师的装甲力量得到了全面加强。
在古巴战场顾祝同就尝试对陆战队的编制进行调整并且在第二陆战师做试点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进军马蒂的战斗中得到全面加强的第二陆战师发挥了具有决定xing意义的重大作用。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编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所有主力陆战师都完成了编制改革除了增强装甲力量还组建了专门的装甲部队。
只是陆战队的整体实力并没增强。
原因很简单增强给主力陆战师的装甲部队全部来自其他陆战师因此陆战队的装甲部队总量并没增加。
这样一来在陆战队中主力陆战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
拿第三陆战师来说该师拥有一个完整的装甲旅而且在另外三个步兵旅中各有一个du li装甲营全师总共拥有近四百辆坦克且其中半数归装甲旅所有此外还有两百多门反坦克突击炮与两百多门自行火炮。关键就是其装甲旅的总体战斗力已经相当于美军装甲师的三分之二了。在作战的时候装甲旅还有权调动其他旅的装甲营。[找小说素材就到]或者由师长把装甲营指派给装甲旅。这样一来在必要的时候第三陆战师能够组建一支规模与战斗力都不亚于美军装甲师的装甲部队还能保证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步兵部队总体战斗力相当于美军的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之和。
可以说一个主力陆战师就能单独发起一场小规模装甲作战。
显然第四十一装甲师绝对不是第三陆战师的对手。
拿两个师的侦察连来说。第四十一装甲师的侦察连一般有一个坦克排、一个摩步排与一个侦察排。坦克排一般有中型坦克五辆摩步排有三辆坦克与六辆半履带式装甲车。而侦察派排有三辆坦克与八辆轮式装甲车。相比之下第三装甲师的侦察连强大得多拥有一个装备八辆中型坦克的坦克排、一个装备八辆突击炮的反坦克排、一个装备四辆中型坦克与六辆履带式装甲车的摩步排、一个装备四辆中型坦克与八辆装甲车的侦察派、一个装备八辆自行迫击炮车的炮兵排、以及一个单独的通信班而连部还有三辆装甲指挥车其中一辆是连长的坐车。从规模看这已经相当于美军的一个装甲侦察营的全部装甲力量了比美军的侦察连强大得多。
在贝米内特的这场遭遇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第三陆战师侦察连里的反坦克排。
最初的时候美军占有很明显的优势主要是其“超级谢尔曼”的战斗力极为强大而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获得能够与之匹敌的“东北虎”式中型坦克因此在坦克的战斗中美军占了些便宜。
只是美军中没有反坦克突击炮。
在美军认为能够击溃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时埋伏在贝米内特西面的八辆反坦克突击炮突然投入战斗。
结果就是美军的四辆坦克在没有搞清楚敌人在哪的时候就被击毁了。*
紧接着开始还在撤退的陆战队坦克杀了个回马枪。而美军的其他坦克则在想方设法的寻找那些埋伏在树林里的突击炮。
等美军意识到对手足够强大的时候已经有半数以的坦克被击毁。
关键时刻美军的步兵发挥了作用。
可以说如果不是摩步排及时到达阻止了发起冲击的中国坦克恐怕这个美军侦察连将全军覆没。
只是在这场战斗中第三陆战师的侦察连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战斗中。有七辆坦克被击中其中三辆彻底报废另外四辆也严重损坏。突击炮有有一辆被击毁此外还有四辆装甲车损坏。人员方面。有二十二名官兵阵亡还有近四十人受了重伤。
结果就是在美军决定撤退的时候第三陆战师的侦察连也选择了撤退。
当时该侦察连并不知道贝米内特只有这一个美军侦察连第四十一装甲师的主力还在数十公里外的布鲁顿。
这场战斗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坦克不够强大特别是中型坦克。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自行研制坦克而是一直使用陆军的坦克某些时候出资参与陆军的坦克研制计划。大战期间陆战队则参与了陆军几乎所有坦克战车的研制工作而且获得了采购权。只是在新式装备的研制中陆战队的权限在陆军之后导致陆战队的采购权也在陆军之后。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陆战队获得的往往是已经过时的装备。
整个大战期间最先进的坦克战车肯定是优先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