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邪影本纪>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国高手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国高手论(1 / 2)

新月初期很关键,影子又先天不足,求下月票支持……谢谢!无眼,生死由命!

邪影诸将赶到,并迅包围未来七大诸侯后,邪影不管七大诸侯等人面如土色,震惊不已的神情,直接对赵云说道!夏侯虽然号称曹魏第一猛将,人称苍狼夏侯,勇猛异常,拨矢啖睛的典故更是不输于关羽的刮骨疗伤,但曹操死后,夏侯成为魏国军事长官,说明他是和赵云一样的文武全才猛将,个人单挑,谁输谁赢还真很难说!

不过邪影还是比较偏向赵云的,先不说赵云早期就出现,跟随自己转战天下,大小战役无数,战斗力和经验获得巨大提高!光从三国时期君主通常会把最厉害的武将带在身边这条铁律就可以看出赵云的强悍了!比如早期丁原将吕布带在身边和董卓打仗,后来的董卓收了吕布后再次将吕布带在自己的身边。原因很简单,乱世的时候刺客太多,只有将最强的武将带身边才能保证自己性命不会丢失。再比如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偷袭的时候,曹操身边的是典韦。而事实上典韦在当时的曹营,能和他有一打的人只有许褚。说明曹操带在身边的典韦肯定是曹军中武功最好的人。典韦死后,许褚就成了唯一的贴身保镖。在后来和马打仗时救了曹操几次。

孙策可能是对自己的武艺太自信,开始没有设保镖,结果被许贡的三门客刺杀,最后死去。给了其他君主很强烈的教训,后来出去打仗时,孙权常带太史慈为自己的左右。太史慈死后就将甘宁带在身边。而在东吴阵营中,打的过太史或甘宁的人地确没有(孙策当时亲自去和太史单挑。甘宁在黄祖的手下打败过很多东吴的武将包括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只有太史和他打了个不分上下)。吕布也是一个没有带保镖在身边的人,也许他觉得没那必要,天下间没人打的过自己。可最后他自己也是被身边的人活捉送给了曹操。可见保镖在三国中多么重要。

刘备也不例外,初期同关张二人几乎是形影不离。赵云出现后就一直随身带着赵云,为什么不是关张中的一个?刘备也算是一个武将,在他的手下谁的武艺好,谁地武艺不好他是看的出来的。而这些武将平时没事练练也是很有可能的,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刘备知道赵云的武功才是最好地。否则赵云再不适合当统帅,也比张飞强吧?而赵云也没有让刘备失望,救了阿斗,长板坡7进7出杀了5o多员将领,徐晃,张合更是不敢上前与之一战。如果说刘备选赵云当保镖时是个人观点。那么后来诸葛亮脱离东吴时,为什么将自己的性命也交给了子龙将军呢?而诸葛亮和刘备都是当时的一代英雄。

最后一点说说高手的心态,吕布很强,单挑时冷酷,眼神锐利。纵观其它武将,能达到这一点的只有赵云和马两人,张飞太莽撞。关羽太傲,许褚太不理智,典韦太憨。而马战许褚时几百回合才分出来胜负,马刺中了许褚的。而与许褚打平的高览是被赵云刺死。论智慧,冷静。大局观,没人可比得上赵云。有必要借用一下金庸地小说了,在《射雕》、《神雕》、《倚天》这三部小说里。公认武功最强者是张三丰(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张三丰之所以厉害就是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而张三丰是在少林学的艺,通过自己的思考改进,实战。最终成了天下第一,所以武功的高低除了天赋还和性格有不可分地关系。所以赵云一开始或许不算顶尖,但赵云肯定是一个创新的人,武功肯定是进步很大的。到了后期征蜀地和曹操征汉中地区时。赵云是最强地。就算那时吕布还活着恐怕也无人与之比拟。

以上想法闪电般迅在邪影脑中盘算了遍。而《欲望》世界更是个注重成长的世界,赵云出战次数丝毫不少于邪影。如今实力肯定比可能刚出场没多久的夏侯还强悍的!所以邪影在出动所有邪影势力顶尖高手的情况下,还是如夏侯所愿,派赵云出马,退一万步讲,即使赵云输了,虽然系统已经无法做npc将领复活任务,但邪影还有爱情魔戒能复活赵云,虽然可能会如此浪费了唯一一次宝贵至极的npnetbsp;而形势忽然转变成这样,已经远远出了那些三国名将的意料了,本想今天是益州牧开通商业化城市和大婚地双喜临门地日子,好歹会注意下忌讳,毕竟这也是古代人最讲究的方面之一!原想邪影不会乱来地,所以或有仇的,或嫉妒的,也想落落益州牧邪影的颜面,才顶撞数句,都还未交手,谁知道益州牧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恼羞成怒之下直接拉出大批绝高手来个一锅端!一方面震惊于益州势力的强大实力,竟然拥有如此多绝猛将;一方面是震惊益州牧脾气的火爆,此刻数年前益州牧的脾气才重新被众人记起,虽然如今位高权重,身份大变,但性格却一点没变,反而更狠更绝更火爆了。虽然看益州牧还是让赵云跟夏侯单挑,但谁知道结局会如何?赢了还好,输了会不会恼羞成怒,大开杀戒,到时自己就真的冤枉大了!此时众人真的是连肠子都悔青了,一方面是不知道该暗恨自己带的属下太多,还是该庆幸;一方面是懊悔不该招惹益州牧这个疯子,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认识了!特别是袁绍更后悔,自己带来的大多是谋士,根本不擅战斗,特别是单挑,而自己刚才恰恰就是出言招惹邪影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