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绝对,何况又是没有多少把握的事。如果不能阻止孙策被刺早亡,那么孙权仍会是日后的江东之主、东吴大帝。如果成功阻止了孙策的早亡,那孙权做为孙策的亲弟弟,本身又有能力,日后也绝对会是江东集团的重要人物。
所以,周瑜还是要给予孙权足够的重视与待遇。尽管现在的孙权才不过十四岁,还是位少年,但周瑜依旧不会小觑。在原本周瑜的记忆中,孙权就是个少年老成的人物。虽还年少,却已颇有机智与谋略。能够成为历史上三分天下一方之主的人物,都绝没有一个简单的。单就凭此,周瑜也不会轻忽小视孙权。
其实古时候的人大都早熟,虽然男子二十才加冠正式成年,但十几岁就可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当年周瑜与孙策建交的时候,也不过就是这个年纪,虽然年少,但他们都已是能够当家作主的人了。
这时代的少年,不能以后世的思想与眼光去看。后世像孙权这么大的少年,都还是些懵懂的初中生,整日只知道的就是玩乐,还是孩子。但这时代像孙权这么大的少年,就已成家立业另立门户的也是大有人在;被征召入伍,从军打仗,上战场拼杀搏命的也更有许许多多。
而孙权明年也会踏上仕途,前往江东,为自己的哥哥效力帮忙,也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这是周瑜与孙策的最近通信中得知的,孙策信中言及为孙权所做的安排,打算明年会为孙权察孝廉,举茂才,先到地方出仕为官,积累经验、声望与人力等。
两汉时期,乃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直至隋唐时的科举制出现,这其间选拔官吏与人才的制度为察举制。察举始于汉高祖刘帮,至汉武帝时正式确立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
察举的科目很多,有孝廉、茂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有道、兵法等等。但主要以孝廉与茂才为主,所谓郡察孝廉,州举茂才,此两者为常设科。茂才在西汉时叫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遂改称茂才。
察举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推荐,由朝中大员与地方主官把人才推荐给朝廷。被推荐的人还需有名望,在地方上有声名,让大众都知道他确实有才能。所以,许多文人士子想出仕做官,不但要有真才实学,还得要提高自己的名气,出外游学,结交名士,有了声名也能够引起地方官府的注意,得到察举的机会。
这也是为何许劭的月旦评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许劭本身就是一个有很高名气的大名士,而他识人、看人的眼光也很准,得他一句评语便能名气大增,得到出仕的进身之阶。所以,自然为时人所追捧,连曹操都要去求他一句评语。
察举在初时还很严格,得到被推荐与朝廷的名额与机会后,还需经过朝廷的考核,才会被授与官职。这种考核叫做策问,也叫做射策与对策。策问外还有连坐制,如果官员推荐的人才不合格或犯错误,那这位推荐的官员也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东汉初年,策问与连坐也很严格。但到这时,中央朝廷都早已没什么威慑力了,地方政府自然不把这制度再当回事。就连察举,也不再是唯才是举,认真推荐人才。
许多人为得到进身之阶,故意修饰自己的品行,传播名声,抬高身价,甚至矫情造作,沽名钓誉,真才实学反而被抛于脑后;还有的则贿赂请托官员,舞弊盛行;更有许多官员以权谋私,唯亲是举。朝廷没有威信,制度不严,就造成了这种种的士风日下,察举不实。
孙权明年被察孝廉、举茂才,严格来说,也是孙策的以权谋私,尽管孙权确实有实才。但现在这乱世,就是谁拳头大谁有道理,谁有实力谁有话语权。即便在东汉初年,光武帝治下时,官员推举贤能也是以自己的亲朋好友为选考虑。举凡人皆有私心,有这种机会,自然是先留给自家。
这种情况下,便造成了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大族、儒学世家,最终形成后来日益强盛、盘根错节,连朝廷政府都对之无能为力的门阀士族。
周瑜的家族,也便是一个这样的世家大族,每代都有人为官。他的堂祖父周忠、堂叔周景,都曾做到过位列三公的太尉。他父亲周异,也曾做过洛阳令,叔父周尚,此前也为丹阳太守。
说起周瑜的这位父亲周异,倒确实人如其名,是周家的一个异数。他身为世家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学问是很好的,品德也很高尚,而且举凡音律、书画、诗词、歌赋等等,也是皆有精通,可称得是全才。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周瑜诸般才艺皆通,也是受他父亲的影响。
但周异诸般都好,就是有一样不好,不喜出仕为官,不爱一点权势,而且也没有治理天下、辅佐圣天子的大志,就连个为官一方,治理一地的志向也是没有。所爱者仍是他那些杂学,音律、书画、诗词、歌赋等等,而且兴趣广泛,还爱雕塑、爱莳花养草、爱山水景色、爱四处游玩等等,反正就是没有正经的,连管理家事也是丢给旁人。所以,早年做过几年洛阳令后,便致仕回家,悠哉游哉过起他的安逸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