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用爱心抚平创伤
地震后,她是第一个进入灾区的军队女心理医生。
在心里康复工作中,她独当一面,不仅在精神上鼓舞人,在心理上是给了人第二次生命。
她就是优秀军队医生韩晓惠。
据说5月14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上班的韩晓惠老师接到部队奔赴灾区的命令,还没来得及和家人打声招呼的韩老师换上临时配发的一套迷彩服和放在办公室的一双迷彩鞋,作为支援灾区第一批心里康复专家组的一员,千里驰援地震灾区汶川。
到达灾区临时宿营地后,抗震救灾指挥部首长们考虑到韩老师是一名女性,加上年岁已高,进入到城市第一现场进行心理康复太辛苦,好看的小说:。需要很大的体力。于是,安排韩老师在营地负责做被救援回来人员的心理康复工作比较适合。
“首长,让我进城吧,我是来救人的。心理治疗方面我经验比较丰富,到第一现场我可以帮助情绪不稳定伤员稳定情绪。”听说自己的工作分工后,韩晓惠老师找到负责的医疗工作的首长主动请缨,强烈要求进入地震第一现场进行战时救护工作。深知韩晓惠老师性格首长只好把年过五旬的韩晓惠编入‘战斗’小组。
第二天,也其他救援人员一样,韩晓惠老师不顾身体、年龄上的差异,照样和年轻的护士们一样背负几十斤的药箱,翻越危险岩石,徒步进入地震灾区第一战线。
刚进入城区没走出两步,就听见一名战士激动地喊道:“这里人快出来了,担架快过来!”
“出来了,出来了,担架,快,快”……
到达搜救现场不久,政府大楼、政府家属楼、职业中学几个救援点不断传来消息。而此时,由于进入灾区的公路没有一条是完好的,外面的救援车辆、装备都无法驶入。所以,导致实地救援的部队人员根本不够用,医护人员更是别说了,更是少之又少。
没有办法,韩老师所处的‘战斗’小组只能化整为零,几名男女医护人员分头行动。
正在此时,一在座坍塌的银行废墟中搜救的人员大声喊道:“医生,医生,快过来看看。”韩老师听后,赶紧冒着危险,拎着药箱不顾年迈的身体爬上几米高的废墟。
负责救援的是几名消防队员,他们见过来的是一名女医生,而且年纪还有些大,有点担心:“这大岁数了行不行?”
“年纪大了依然宝刀未老!”韩晓惠老师毫不犹豫的放下药箱,就钻进了救援人员凿开的4米多长的通道内查看情况。
此时,幸存者还比较神志清醒,由于右腿被一大块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压住,使得幸存者这个身体困住动弹不得。救援人员几次试着拖拽,仍然无济于事。见到韩老师后,对生命的渴望和期盼,让幸存者的情绪一时间非常激动起来:“只要能让我活下来,把我的腿据掉都行。”
“你放心吧,我们会想办法的!”由于幸存者所处的空间较小,而且身体比较虚弱,不具备手术条件。暂时稳定幸存者的情绪后,韩老师一边指导救援人员用一只手用一只手挖掘幸存者腿下的空间,然后不断地拖拽,一边准备担架。两份多钟后,幸存者成功被救出。刚被台下废墟,幸存者仅仅的抱住韩晓惠老师的脚,感动得泪流满面的说道:“医生,你叫什么名字?我一定要报道你。”
面对激动幸存者,韩老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立即全面检查他的身体,并对伤口进行了紧急处理。
“这个女医生了不起!”在场的所有人员纷纷朝着年岁已高的韩晓惠老师竖起了大拇指。
韩晓惠老师的确不简单:除了是一名资深的医疗专家,更是一名优秀的军队心理医生,而且还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正是因为业务上的专业,素质上的过硬,加之经验的丰富。韩老师始终给人以和蔼、可亲和温暖,才给那些废墟中微弱生命带来希望。
“解放军叔叔阿姨们,你们一定要救救我。”职业学校一名年仅18岁的李同学的求救声让现场搜救的我们每一个人心如刀割。可李同学被几十吨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卡主,如果没有大型机械装备,根本无法挪开。加上当时天色已晚,没电无法照明,救援只能等到第二天展开。可韩老师不能放弃,她知道如果我们一走,已经对解放军产生依赖的李同学心中的那份期望就会破灭,时间一长,也许就会……
天色渐渐暗去,为了给李同学以生的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韩老师不顾年岁已高的情况,坚持留下来安抚埋在废墟中的李同学。没有工具,韩老师就随手捡起一根钢筋头顺着李同学的方向,在废墟中撬开了一个洞,然后用输液管将补液盐水送给了李同学,以保证他的体力,其他书友正在看:。
还不断和他说话聊天,给他打气:“再坚持一会儿就有人来救你了,不要灰心,我们都在陪你。你要勇敢的坚持下去,你好要靠自己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呢?”
废墟中的‘真情对话’让这位同学继续生命的希望。第二天,他成功被救出。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农业银行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