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的登台,赢得了台下一阵持续时间非常长的掌声。↖,..
在国际钢琴舞台上,朗朗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钢琴家,他的形象年轻而充满活力,演奏充满激情和戏剧性,不得不说这样的表现形式,让钢琴演奏本身更加充满魅力。这也是他区别于普通钢琴家的地方。
十一位评委看到朗朗上台,目光中也是流露出了期待。这位从神秘的东方国度走出来的钢琴家,已经不止一次带给他们惊喜了,在今天的比赛上,这些人同样期待着他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格拉夫曼看着自己这位弟子,目光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爱。虽然是一个华夏人,但这个孩子对钢琴的理解和造诣,甚至超过了很多西方人,特别是对那些西方经典作品的理解,更是经常会有惊人之举,现在就算是他,有的时候也有些跟不上朗朗的演奏思路。在今天的比赛上,他对朗朗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他并不担心朗朗会通不过比赛,朗朗绝对是夺冠的大热门,如果他发挥正常,四分之一决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舞台之下,罗红梅和她带领的音乐频道报道小组的同事们,也是一脸的期待与兴奋。朗朗是华夏人的骄傲,他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华夏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今天的报道中,朗朗的比赛也是一场重头戏。
全场数千观众都注视着那个坐在钢琴前的男人,虽然他现在已经步入了中年,沉稳了许多,但那股跳脱自信的经典表情还是没有变。
朗朗在钢琴前坐定,神情平淡而写意,面对着面前的钢琴。就像是面对着一个好玩的大玩具。这样的心态,是他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时候学习到的。他的老师,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格拉夫曼先生告诉他:一名出色的钢琴家与普通钢琴家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技巧,也不在于名气,更不在于弹过的曲子深度和广度。而在于,他能够始终保持一颗对音乐的喜爱之心。这种喜爱,应该是脱离了名望、财富等等外在的东西,剩下的最为单纯的喜爱,是那种坐在钢琴前,就要忍不住想要演奏的一种**!
这样的说法,是朗朗在华夏的时候,从未听说过的。从小到大,他的所有的钢琴老师都在告诉他一件事:学习钢琴是一件非常苦。非常难的事情,你需要每天大量枯燥的练习,需要不断的挑战自我,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这种明显带有竞争性、功利性的思维,固然同华夏的应试教育大环境有关,但更同国人一惯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有关。华夏人在外国人的印象中,一惯是以勤劳、善良、坚韧等等著称。但奉行中庸之道的华夏人,却缺少了一份个性。他们内向、含蓄,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有这些个性,或许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其成功之处,但放在音乐上却未必适用,特别是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产物。想要理解真的很困难。
好在,朗朗成功度过了这个过程。他在国内完成了技巧的原始积累,父亲的逼迫,每天近十个小时的地狱练习,让他具备了很多国外钢琴家都不具备的基本功。去到柯蒂斯之后。他又幸运地遇到了格拉夫曼这位明师,后者轻轻地点破了他钢琴演奏中的桎梏,让他从此一飞冲天!
朗朗的一双手,轻轻贴伏在了琴键上。那是一双干净、灵巧的手,在它奏响第一个音符的那一刻,那双手仿佛活了过来。
与此同时,朗朗也好像换了一个人,他的上身挺得笔直,脸上的神情充满了自信与洒脱,夸张而戏剧化的表情,正是他的招牌表情。与此同时,一双手在琴键上灵活飞舞,却依然带着一丝绅士般的从容不迫,还有一丝顽皮和兴奋。是的,兴奋,只是手指的动作,却可以如此明确的向人们传递出这样的情绪,这就是朗朗,这就是朗朗的音乐。
李斯特《辉煌的大圆舞曲》。作为必选曲目之一,这首广为钢琴演奏家们所熟知的曲目,按照“偏僻原则”,无疑是不适合选择的,但朗朗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它,显然,这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自信的表现。
充满感染力的明亮音色,仿佛一颗小太阳,照亮了整间音乐厅,同时也照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充满热情的演奏,和同样充满热情的音乐,朗朗成功地让所有人都忽略了他的技术动作,转而开始注意音乐本身。
这就是一个优秀钢琴家同普通钢琴家的区别,后者重“技巧”,而前者更重“表现”和“理解”,不迈过这层门槛,就会永远在“匠”的层次上绕圈子,永远无法升到“大师”这样的层次。
楚扬静静地听着朗朗的演奏,目光中也不禁流露出一丝赞叹。在众多的选手中,朗朗无疑依然是最出色的,他的出色不在于技巧上的力压群雄,而在于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在别人看来,这种夸张的演奏有可能是在哗众取宠,但在楚扬看来,朗朗完全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音乐,所以才能够在指尖流露出来。作为一名音乐人,不管所学的专业是什么,最终只有达到这一步:用音乐表达心灵,才算得上是摸到了乐道的门槛。
像这样的人,无疑是乐神门最需要的人才。只不过,想起陈浩的事情,楚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