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混世高手之校园风云> 第16章 享受生活(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享受生活(三)(1 / 4)

徐正在上大学前很少喝酒。大学里虽然也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喝酒,实际上完全是一句空话。一开始桃源公寓的宿管还说学生不能带酒进宿舍楼,但没人在乎,很快就有不少学生拎着啤酒向公寓里闯,一开始拎个一瓶、两瓶,不多长时间就变为一件件地向宿舍里扛。宿管阿姨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徐正也慢慢地开始喝酒,徐正酒量其实是不错的,很快就把酒量练出来了。“二百斤”的酒量也不错,但他总喜欢装醉不喝,颇让徐正反感。程同学酒量不行,一喝就脸红。

有两次徐正他们三人拎了一件啤酒,晃晃荡荡地去黄河边。

秋天的夕阳柔柔地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身影拖得长长的。三个人来到学校后门,顺着一条巷子向前走。巷子里是砖石铺的土路,有点坑洼不平。巷子两边是小餐馆,都是兰州本地人开的,男的古铜脸瘦精精的皮肤黝黑,女的笑着一脸的“红二团”。餐馆从外面看似乎有些脏,落慢了尘土。

兰州春天有风沙,尘土也很大。寝室里的桌子两天不擦就会积上一层灰,晾晒的衣服很快就要收,否则就会蒙上尘土。

徐正刚来兰州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石油化工品的臭味,后来才知道那是兰州西面的红古区有兰州炼油厂和兰州石油化工厂。还有个笑话,说是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卫星偷拍兰州,结果却怎么也拍不到,因为兰州上空的烟尘太大,卫星的能见度为零。

兰州比较干旱,即使是市区内树木也不多。但甘肃铁道学院所在的安宁区属于大学城,环境、治安都较好,绿色树木也多些。但是在巷子里徐正很快就发现西北的特点一览无遗:地面上尘土很大;两边的餐厅灰扑扑的;一路上绿色植物也很少。

在巷子里拐来拐去走了约10分钟,汽车的轰鸣声扑面而来,一条宽阔的公路出现了。公路对面就是黄河——中国人的母亲河。这里是黄河风情线——兰州著名的风景点,附近有兰州农业学院和甘肃省党校。

黄河边是砌好的整洁的栏杆和平整光洁的人行道。徐正一行漫步在黄河边,沐浴着秋天之夕阳和黄河之晚风,感到无比的惬意,超凡脱俗,飘飘欲仙。

这里位于黄河的上游。这里的黄河并不很宽,似乎和家乡的沫河宽度差不多;也不很浑浊。但黄河就是黄河,流速很快,发出震耳欲聋的“轰轰”声,撼人心魄,这是家乡的沫河所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能看到黄河中有很多漩涡,像鬼似的眨着眼。徐正想起豪迈如毛泽东者也只敢畅游湘江和长江,但一直没有游过黄河,黄河的确与众不同。虽然现在已是秋季,但学校还是多次打招呼说不能再黄河里游泳,还总是说去年夏天几个学生去黄河洗澡结果无一人生还的事。当时徐正还没怎么把这话放在心上,现在倒是很信了。

黄河边靠近大堤的地方生长着一丛丛一人多高的芦苇,此时芦苇已有些发黄。远处是几个小小的沙洲,笼罩在沉沉的暮霭中。

徐正诗情满怀,大声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此时黄河风情线的路灯全亮了。满天的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河水奔腾咆哮着,丝毫不亚于《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沐浴着清凉的晚风,徐正他们喝着啤酒,畅谈理想。

程同学说自己以后准备考研。但徐正还真没想过。“二百斤”也没吭气,估计还没想好吧!

大家在闲聊着也都说了说自己家中的情况。程同学是河北唐山的,还有个哥哥,已经找人当上了公务员。程同学家中开了家小砖窑厂,家境较为富裕。程同学自幼就是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很出色。“二百斤”父亲是山西一个五等站的值班员,母亲没有工作,自己从小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对铁路很熟悉基本上也成为半个值班员了。“二百斤”说自己十岁才读一年级,一开始考试总是大零蛋,二年级时成绩突飞猛进,从此面列前茅一直到高中。高中是在山东上的。高一、高二自己浑浑噩噩了两年成绩垫底,高三时忽然醒悟,发奋读书鬓发白了数根,终于一举考进甘肃铁道学院。

要知道,山东历年的高考分数线都是全国最高的,其次是河南。山东的高考录取线往往能甩北京两百分。中国的社会不公其实从教育阶段就开始了,你出生在哪个省份也许就决定了你这辈子的命运。

而徐正呢,父母都是铁路上的双职工,母亲还是铁路医生,“科、教、文、卫”总算占了其一。家境还算不错。喜欢搞恶作剧,读书一直不是很上心,由于自己走了狗屎运且考场了剽窃了几题,于是乎正好搭上安徽的二本线,晕晕乎乎便进了甘肃铁道学院。

都说了自己的情况后,大家相视而笑。

夜很深了,大家仍兴致未减。最后徐正提议去黄河边淌水。于是乎,三个嬉皮少年摇摇晃晃来到黄河边,脱了鞋袜踩入水中。水很凉,沁人心脾,借着月光似乎还能看到腿边有不少蝌蚪似的小鱼儿在游动,不时地吻着他们的腿。

这天晚上徐正超水平发挥,喝了三瓶啤酒而且没有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