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桃李满天下> 第33章 生活(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生活(6)(1 / 3)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两个月后,千里之外一条泥泞的红土路上,一架牛车慢吞吞地走着,摇晃着鱼头钟鱼,八指魏援朝,二等公民陈雨燕,团支书罗夏萍,土肥、肖巧两口子和一堆行李,他们奔赴火佬寨这片广阔天地炼红心。

五天前,他们经历了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欢送仪式。两天两夜的火车颠簸后,到达省会昆明。又经过三天三夜的汽车颠簸,到达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勐董。在县革委会大院里,大队人马分成小队人马,再经过六个小时的拖拉机颠簸,到达了单甲公社。在公社门前的土路上,他们又同另外几辆牛车挥手告别。范磕巴、赵腊梅等一干人去了焦吉芭寨,陈冬花、姜金锁等一干人去了日黑寨,还有李战斗、柳大雁等一些人落户到更偏远的姑怒寨。眉清目秀又根正苗红的刘丽直接留在营部当话务员。

牛车吱扭吱扭地向火佬寨走去,一路上古榕参天,苦竹摇曳,刺桐红艳,蕉叶婆娑。旖旎的热带风光令土肥情难自禁,扯着嗓子嚎唱:“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呐……”

八指魏援朝拍着他的肩膀接唱:“我的儿你不要多操心,咱这里年年收成好得很。”

一车人都吃吃笑。“儿媳”肖巧把手里的一束野花打在魏援朝身上。赶车的依布阿爹咬着一根长长的竹烟竿,回头看这群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脸上挂着谦卑的笑。老阿爹把一只酒葫芦递给魏援朝,热情地点点头说:

“布来农姆,捏。”

魏援朝接过酒葫芦,谨慎地呷一小口,咂咂嘴——“嗯,好酒!”他惊喜道,然后两手捧着葫芦,仰脖一通猛灌。不料牛车一个摇晃,酒呛进鼻孔,他面红耳赤地剧烈咳嗽,鼻子嘴像喷壶一样喷出酒来,引来一车人哈哈大笑。

笑声惊动了树梢上的一只孔雀,它倏地飞起来,拖曳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密林深处。土肥揉了揉眼睛,作梦似地说:

“我没看错吧?一只孔雀飞过去了,公园里跑出来的?”

话音未落,又有两只孔雀拍打着翅膀掠过头顶,绚丽地飞向远方。土肥的声音激动起来:

“他娘的,这地方满天飞孔雀!”

钟鱼背靠着行李,手枕在脑后,跷起二郎腿,身体摇来晃去。头顶的天蓝得那么清澈,那么干净,蓝得人的心“咚”一声就沉下去了。他碰了碰旁边的陈雨燕问:

“哎,你说这里的天像什么?”

钟鱼本希望听到“碧玉”、“蓝宝石”、“玛瑙”等价值连城的比喻,可此时的陈雨燕已身心受创,没有了奇思妙想。两个月前她的父母像充军一样发配到东北的五?七干校,母亲搓麻绳,父亲挖菜窖。如今她作为二等公民发配到西南的深山老林里开山岭伐大树。江郎才尽的她思索半天才说出一个八毛钱一桶的比喻:

“像刷了一层蓝油漆。”

钟鱼又看了看罗夏萍。她的表情意气风发,她的眼镜熠熠生辉,她难抑激动地从挎包里掏出钢笔和笔记本,摊在膝盖上,低头认真地写起来。钟鱼不用看就知道,这肯定是火红日记的第一篇,开头一定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终于踏上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这片热土,一轮红日当空照,边疆风光多壮美!我将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的汗水,谱写明天更美的华章!……”

从公社到寨子的路竟如此漫长,牛车吱扭吱扭地从上午走到中午,还没有走出这广袤的大雨林,莽莽的阿佤山。红土路像没有尽头似的,下了一道坡又是一道弯。依布阿爹已经盹着了,头靠在牛腚鼾声如雷,车里的人也东倒西歪昏昏欲睡,老水牛自顾自慢吞吞地走着。正午的太阳晒得人浑身发痒,钟鱼脱得只剩一件秋衣,可还是溽热难耐。他抓过背壶咚咚咚地灌了一气,这已经是他喝的第三壶山泉水了。刚又准备睡去,忽然一股鲜果异香扑鼻而来。钟鱼支起身子睃巡,看到路两旁一颗挨一棵茂盛生长的果树,绿叶遮天,绵延了几里路,树上密密低低地结满黄橙橙的大果子,树下掉落一地熟透的果子。钟鱼急忙唤醒其他人——

“你们看!那是什么?”

众人仰脸望去,累累的金黄果把眼睛都晃花了。魏援朝吃惊地伸手摘下一个,凑到鼻子下闻了闻。“啧啧,很香。”饥肠辘辘的他吞咽着口水说:“我先尝一个。”

“不要乱吃野果,小心有毒!”罗夏萍立刻告诫。

陈雨燕接过来左看右看——“呀!”她欣喜地叫道:“芒果!这是芒果!”

“芒果?”众人瞪大了眼睛。

“巴基斯坦外长献给毛主席的那种?”

“对,就是芒果,我从前吃过的。”陈雨燕肯定地说。

她还当场做出示范,剥开芒果咬一口。“嗯,真甜。”

全国人民隆重游行的仙果这里竟然俯拾皆是。餐车大乱,一片采摘声、咀嚼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