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太爷给的日记薄后,古源一下子排除了牛头山八十四洞中的四十二个山洞。日记记录,柳家厚早在青壮年时代,就一直把目光锁定在牛头山上。由于当时手头没有任何资料,所以柳家厚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按照流传于古柳村的民间传说,几十年如一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牛头山,只要他能攀上去的山洞,差不多都被他取证过,但是由于旧中国藩镇割据势力的侵扰,以及堪忧的时局,动荡不安的旧中国能让柳家厚静下心来勘察牛头山的时间并不多,为了躲避战乱,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古柳村的村民都躲进了牛头山中,祈求能寻得一方净土,他们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这样一来,一直在外乡教授私塾的柳家厚利用休假,不忘悄悄潜回牛头山,和村民打成一片,他找了几个信得过的村民协助他对牛头山的山洞进行探查,当时他给村民说的是他未了给学生教授关于牛头山的地理课,才不得不花费苦心找人帮他熟悉牛头山的地理地貌,尤其是那传说中遍布牛头山平地缓坡,陡崖峭壁,深涧沟壑之中的山洞,学生们一直希望老师能给他们做以科学正确的讲解,作为教书先生,他就不得不义不容辞要对牛头山地理中最为重要的山洞进行探秘巡查,从而掌握讲给学生的内容。既然先生这样说,可真是合乎情理不过了,躲进牛头山避乱的村民没有人不相信柳家厚的话,他们的孩子常常都得到柳家厚先生无常的教育,村民对于柳家厚可都是尊敬万分,有谁还会怀疑一个苦心钻研教学的先生会欺骗他们,探寻牛头山有着在当时时代难以言明的苦衷呢?
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本来下定决心要一门心思去牛头山探秘寻宝的柳家厚,却因为过去在教授私塾时传播开去的显赫的名望,被新成立的县人民招收去当了县中学的老师。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由于教学任务繁忙,柳家厚好几年都不能抽出充足的时间去攀爬陡峭崖壁去探寻险境中的山洞。眼看着时光匆匆,年岁一年比一年大,接连不断的文人下乡改造运动和红卫兵大串联,在那社会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袭扰,钻研学术者被打成“黑五类分子”的岁月,柳家厚小心翼翼地服从于当时社会的需要,这样一来好多年在无奈中就失去了。等到社会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人民生活相对安静下来之后,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对于超期执教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的柳家厚来说,那个时候年龄一大把,哪还有劲头去林木茂盛遮天蔽日的牛头山中去探秘寻宝呢?回到古柳村,和新中国成立后陆陆续续从牛头山走出的村民在一片不大的地势平坦的盆地中只能安度晚年,空想探秘寻宝的事儿,闲暇之中柳家厚不忘在村里的年轻一代人中有意栽培青年才俊,终于被他看中了古源。往昔生活的艰辛和对于动荡社会的敏感以及深思熟虑中,柳家厚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还看不透社会主义新中国究竟是怎样的,试探着经过十多年对社会的观察和切身体验,柳家厚那大半辈子积累的极端保守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淡化了。当全中国人民昂首挺胸以无比自信的姿态和豪迈的热情投入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建设中的时间,柳家厚终于开始一步步把他大半辈子的心血倾注在了古源身上,他仿佛从古源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他。重新把探寻牛头山秘密宝藏的热情激发出来,柳家厚义无反顾地把重任最终托付给了青年才俊古源。他衷心希望古源能用他那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出类拔萃的才学还有胆识以及魄力帮他实现他多年的理想。
现在,柳家厚每天都耐心地呆在家里,静候着古源的捷报。他坚信,古源一定会交给他一张满意的答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