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禹王九鼎> 第五章 进山采药(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进山采药(下)(1 / 2)

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生活在东汉初年,是西汉开国三杰之一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据说,他是个天才儿童,七岁就能读懂老子的《道德经》,年纪青青就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26岁时曾任巴郡江州令。不过,张陵无意在官场发展,而是醉心于黄帝、老子的学说,加上当时世风日下,他不久就辞职了,然后在北邙山隐居。

汉章帝想让他出来当官,给他下了聘书,他不去。

汉章帝死后,他的儿子汉和帝在位时,为了吸引张陵这个特殊人才,封他为太傅,进冀县侯!

太傅是三公之一,属于中央*****一级的官职。至于冀县侯是个爵位,不但有贵族身份,还有实际的利益,可以享有当地的财政税收。

汉和帝为了聘请张陵,开出的高职高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是,张陵还是没有签就业合同,宁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现在看来,张陵当时的决定是英明的:他天生适合当老板,他开的公司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传承两千年屹立不倒,还是家族企业。放眼全球,都没有这么牛的公司和组织。

后来,张陵到了现在的龙虎山——那时候叫做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青水秀,景色清幽,传说古代仙人曾在这里修炼。张陵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之后,九天神丹炼成,龙虎出现,龙虎山也因此得名。

六十多岁的张陵服下神丹之后,脱胎换骨,后来,他又得到了仙家秘籍以及招神驱鬼之术,变得法力无边。为了传播道术,他离开龙虎山,去了蜀郡的鹤鸣山。

在张陵创教之前,鹤鸣山一直是世外高人的修真之地,传说先秦的广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

据说,鹤鸣山岩穴中有一只石鹤,只要石鹤发出叫声,就会有人成仙得道。广成子在那里修炼的时候,石鹤叫过一次;后来,张陵在那里羽化成仙,石鹤又叫了一次;石鹤第三次鸣叫,是明朝张三丰在那里得道。

张陵得道之后,开始在巴蜀境内传播自己的道术,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巴蜀自上古以来就属于巫教的控制范围,张陵刚去的时候,巴蜀地区人鬼杂混,巫妖横行,百姓深受其害。

张陵亲率弟子扫荡鬼域龙宫,降伏“八部鬼帅”、“六天魔王”。西域虎神喜欢喝人血,梓潼兜鍪神喜欢吃人肉,张天师降服了这两个妖神,使他们不再为祸人间。当时,在当地做恶的还有毒龙、神女,张陵赶走了毒龙,打败了神女,把她们霸占的盐泉交给百姓无偿使用。在张陵的努力下,巴蜀地区的鬼怪销声匿迹,日益安定。原先盘踞那里的妖魔鬼怪,有一部分皈依了道教,成为张天师的部属;另一些则离开了蜀地,青城山从此变成了道教的洞天福地。

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古迹,就是张陵同妖魔鬼怪斗法留下的遗址。

几十年后,张陵的孙子张鲁接管了祖上的基业,大力发展道教势力,乘黄巾起义之机,攻取汉中,割据一方近三十年。蜀汉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还曾经在张鲁手下打工。

后来,曹操征讨张鲁,张鲁投降。曹操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间中候。

张鲁晚年嘱咐儿子张盛:“龙虎山是祖师爷看中的地方,那是块风水宝地,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仙居所。你回那里去修炼,功成之后,就留在那里继续发展道教吧。”

龙虎山下的上清镇虽然不大,但却吸引了不少名人。唐代禅宗高僧马祖道一曾在这里讲经传道,月宝禅师曾在镇东北的天门山上建天门寺收徒授经,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也曾在镇北应天山创立象山精舍,世称“象山学派”,名噪一时。也许,这里真是块宝地吧。

张宝儿忽然停下了讲述,指着几米远地上的一丛叶子说道:“那里有株葛根,我去挖出来。”

他从背上的竹篓中摸出一个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根几十厘米长的根状物被他收到了竹篓中。

“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儿像人参啊,很值钱吧?”赵风好奇地问道。

“我们这里葛根很多,不值钱。不过,龙虎山的葛根药效特别好,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它能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现在,有人高价收购十年以上的葛根,据说,用它来制作面膜,可以美白养颜。”

赵风对药物不感兴趣,继续刚才的话题:“你说这里风水好,我看不出来,你能看出来吗?”

“我也不懂。我觉得,所谓风水好,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好的地方气场宁静祥和,宇宙的能量在这里汇聚,有助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长。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多为风水宝地,据说这些地方云烟缭绕,是神仙聚集的地方,对修真很有帮助。就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吧,在山里我会感觉很舒服,比镇里更容易集中精力。”

“说起风水,北邙山应该比龙虎山还好吧。它也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那里有很多名人的墓地。据说,太上老君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