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胜了这一场……然后该清算的,该收拾的……”
他说着,微微侧头瞥了祈暄一眼,祈暄会意点了点头,心下计定。
~~~~~~~
变色米进出京城,是悄悄运入搬出,官面上遮掩好了,就并没有惊动什么人。
贩售前先擦洗干净,再充入新米之中,瞧着不过颜色微有些难看,并不教人察觉出端倪来。这米的价钱在京城粮价高达一升一两六钱银的时候,只卖一升三百文,竟只有那些粮商出售的米价五分之一,从第一日售贩就被人争抢着买。
有几个好事的,买了便宜的米还不满意,又问及店家为何他们家的米如此便宜,那掌柜的吱吱呜呜,半晌也说不出为什么。
便有人在人堆里喊道:“这家的米怕是有什么古怪,不然怎么这么便宜?别教人拿回去煮了吃完,发现竟是有毒的,要吃死人咧!”
那掌柜的忙骂道:“别胡扯!咱们家的米都是上好的白米,只是主人家心善,才特意便宜了卖的,哪个会坑你们这些穷鬼!死了也没人烧埋的孤鬼!”
人堆里那人又喊:“心善?这些天来日日饿死人,怎么不见你家主人降价售粮?非要等到今日,难不成这降价还要讲究什么良辰吉日?”
此话一出,又有人附和着道:“正是正是。前几日就见有人拉着饿殍去烧,那一车一车的死人,都是城外的流民!那时候你们家怎么不降价售粮?少说也能活命几百几千人哩!你家主人那时候倒是没这份善心?”
话音未落,另一人又道:“就算米里没毒,说不定这店家打了什么鬼主意!”
先前说话那人便回道:“难不成是那些饿死鬼入了老板的梦,这主人家才忽地有了善心,免得被那饿鬼纠缠?”
低低的哄笑声顿时响成一片,那掌柜的面色难看,这时才有年长忠厚之人站出来说道:“店家低价卖米给咱们,已经是天下的恩惠了,你们还要说闲话,店家恼了,不卖给你们米吃,你们还要去韩家、李家、马家那些店铺买一升二两银的米?”
顿时便没人再说话了,静了片刻,只听见那小二称米叫账的声音,许久才又有人低低开始议论起那又涨到了一升二两银的高昂米价,对这户店家的低价,更添疑色,好些排队等着买米的人,脸上都添了疑惑,只是舍不得这么便宜的米,并没有离去。
就在这时候,店面里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站在台阶高处,朝下方排队等着买米的众人拱了拱手,道:“小生姓张,是这家店铺的东家。”
那年轻人身材高大,相貌俊朗,却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市井百姓对这些舞文弄字的书生都还是有几分尊敬的,便都仰着头听他说,一时间又静了下来。
年轻人便道:“诸位对本店降价之事存疑,本也是应该。本店不是那些百年老店,开张道今日,也才有七八年,根基太浅;本店也不是挂号在王公高官门府之下,没个拿得出手的靠山;本店家业也不及李家、韩家的那些大粮铺,财气不足。”
他一条一条把自家店铺说道一遍,才道:“如今只见粮价日日飞涨,以本店这种经营,若店家聪明,就该跟着那些大粮铺,他们涨了,我们就涨,他们降价,我们再降,各位街坊邻居,你们大约都是如此以为,所以才觉得小店降价是反常,其他书友正在看:。”
这书生笑了笑,显得很是和善:“反常即为妖,众位怀疑小店有什么不轨之处,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小生特来为诸位解惑——本店降价,是小生家严之命。小生虽担心得罪了那些大店铺,今后生意难做,也怕折价卖了粮,反而让人不敢上门,亏了买卖。可毕竟是家父已明令下来,小生虽不才,也读过圣贤书,岂敢对父亲之命有所或违?这才急忙降价了。”
他说得很是诚恳,不由得人不信,只是仍旧有人叫道:“这位书生是东家,你家高堂应该也是东家,东家竟此时才知道这米价飞涨之事,此时才吩咐你降价?”
那书生听了,也不生气,随即转了转身,朝那说话人的方向道:“这位兄台有礼。这位兄台所疑问,也是小生没说清楚。小生是读书人,家中惭愧却也诗书传家,这店铺的买卖,其实本是沾不得的。只是小生举了秀才之后多年不曾中举,于仕途一道颇觉无望,这才琢磨在自家名下的门面里做些买卖的营生,经手的都是家下人,小生其实也不甚了了。”
今时的官宦人家大多是如此,他这么说倒也合情,那书生静了片刻,见没人反驳他,这才接着道:“小生尚且如此,家父年迈,又整日闭门读书,更是不大清楚这些事情。又兼家父先前一直在安徽老家,京城之事,他老人家哪里能有千里眼顺风耳,知道得清楚?”
底下有人说“说得也是”,又有人哄笑,那书生也跟着呵呵笑了两声,道:“这几日他老人家才上京来,先寻访了几个故交,才得空问了小生在京中如何,小生故而特意查了店面的生意,报给他知道,竟发觉这米价……家严随即大怒,曰,这粮价关乎人命,岂敢随意涨到如此之高?别家如何,我们管不着,我们家的店铺,却不敢趁危,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