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本次会试主考,选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为了什么?
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自然可以说是因为,会试为国家取士,极为要紧,如此这般,就算让更为显要之人主持会试,也不能说这春闱一事,担不起这份尊贵。
可实际上,祈璨的想法,又怎么能为外人知?又怎么可能,是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
他原先点了惠王祈旭做今科春闱主考,并不是放权,也不是昏了头,想给惠王机会,让他招揽俊才。
这其中,多有深意。
~~~~~~~
贡生取出三百余人,虽人皇帝还可在殿试上挑拣一番,但也不可能把落第的挑进三榜之中,会试实则已经圈定了今科所取的仕人。
连着几次春闱,都尽是些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登科,若说这其中没有人捣鬼,谁也不信,。
那捣鬼的手段,在出题议题,在阅卷判等,在取士规则——以上,都是会试主考领着十八房同考官与礼部诸人一起定下的。
之前两回,第一回的主考也是文华殿大学士宋景昌,第二回则是建极殿大学士郭洋,他二人只是挂名而已。实际春闱是礼部尚书蔡棋为首,与同考官们一起主持,那捣鬼的人,除了一个蔡棋必定有他,其他的都在这些同考官之中。
今次祈璨不按惯例让大学士任挂名的主考官,而令惠王主持今科会试,先前的那些同考官们也是祈璨特意选定,首先是为了取证,搅乱会试取士的那股势力,是不是穆王一党。
惠王是祈璨特旨点的主考,必然不能像那些阁臣们只挂个名,他要亲身参与到会试前前后后每个环节之中。
若春闱罢了,仍旧是一群草芥子弟高挂杏榜,那就证明,即便穆王、惠王等人就算是没有亲自插手春闱取士,也是暗自纵容那些捣鬼的人的。不然,以惠王的本领和尊贵,他岂能压不住那些同考,选出个他满意的题目,然后再定下新的阅卷规则?
且不管惠王是不是纵容,是不是插手,他已洗脱不了操纵科考的嫌疑。惠王是皇父的旧臣,皇父历来打压世族,推举庶人,惠王也一脉相承,至今仍旧与一些旧姓人家交恶。
届时,即便惠王是真正清白的,也要得罪了那些子弟落榜的权贵之家。那些人也会如祈璨一样怀疑,是不是惠王故意为难他们。
到时候,再于其中以手段挑拨,便能引得一些个世家和祈暄祈旭相斗——唔,确切些说的话,所谓“一些个”,就是那些依附于祈耀的世家——因为此时,最急着让自己的人手名正言顺通过春闱上位,在朝堂上占个紧要位置的,是祈耀这小子,却不是他祈璨呐。
而若是惠王束起手脚,不在这次春闱中暗自谋划,或是帮着弹压,那祈璨也能及时得了密报,正好安排人手科考举身。祈璨还有几个影卫要往朝中派送,没有个硬挺的出身呢。
~~~~~~~
谁知点主考的诏书才下,惠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病了,当天又死了,祈璨满心遗憾。不过幸好,他借此机会将那个皇父的遗腹子过继出去了,可算是让皇父摆脱了那小怪物。
想了想,祈璨就转手将主考的活计丢给了宋景昌。特意嘱咐了他不能如以往那般,只挂上虚名,临考去瞅两眼,阅卷时去批复几笔就算了,宋景昌自然是忙不迭地应下。
祈璨就是特意选中了这个宋景昌,这老东西早几年就投靠了祈耀。宋氏家大业大,子弟繁多却大多不肖无能,瞧着是一派繁华,实则已经渐渐衰落。等宋景昌老了退了,宋家的故旧也大多离了官场,后继无人,宋家也便仅剩下虚名富贵和厚厚的族谱了。
宋景昌自然是着急的,急着让自家子弟出息,急着替宋家安排更多更广的人脉扶持,急着铺设后路,为子孙后代计。所以他才会不顾晚节不保,一大把年纪了,还学人结党营私,投靠祈耀,不就是为了看好祈耀日后,想谋个拥立之功,让宋家再进一步?
倒是贪心啊……祈璨感叹着,像宋家这种世族,只想朝上钻,向前进,却不能往下掉,向后退,得陇望蜀,宋景昌必定会借着这次的会试替自家谋私利。或是卖人情给其他人,或是安排自家子弟趁机登科入袢,总之是只有错过没有放过。
祈璨便只轻轻只一句话,就让宋景昌乖乖入了套,果然就和那些同考官斗了起来。
只是没想到这老货这般无用,竟一程未入就败逃回来,还向他求助了。祈璨心中直叹他连做个弃子的本事都没有,弃子也该能引开对手的注意呀。
且他此时不更该去寻他那真正的主子,让祈耀给他拿主意么?
亏祈璨先前还期待着,能看到祈耀和祈暄两派掐起来,不知该有多热闹,。
~~~~~~~
祈璨的这些想法,宋景昌自然不知道,他也唯有支吾一些颂圣的话。祈璨本也不指望他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若人人都能猜得出他的心思,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坐他这个位置了?
实则因宋景昌实在无能,祈璨已经在方才瞬间换了个计划,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