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生所讲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提醒各个公司的经理,最近一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自乱阵脚,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所有部门的业务不能停止。
众人中,除了张子涵,俱是不明白杜海生这番话的含义,到底指的是什么,但他们却明白,既然是董事长要如此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他们只需去无条件的服从便罢了,至于发生什么事情,打仗也好,黑帮火拼也罢,即便是学生游行,日本人再次侵犯中国,只要不妨碍他们的公司正常运转,一切便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杜海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对于自己这个老板,他们是无条件的信任。
“好了,事情就是这些,你们各自去做准备,还有,记得要把这件事情传达给你们个各部的每一个员工,说话要委婉,不要让他们产生恐慌心理,否则,事情还没发生,咱们的员工就有些心神不宁了,那样,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在座的都是我杜海生最为器重之人,你们应该懂得!““董事长,今年冬天,民国各地都没有明显的降雪记录,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俱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而且,来年开春,若是持续性干旱的话,恐怕今年的粮食价格将会疯涨,与其那时候购买高粮价,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提前入手,大量采购粮食?”
张立明自打担任粮油公司的经理,很快便进入了角色,有些不懂的问题,他都会放下自己是大学生的身份,前去请教李洁。
眼光敏锐的他也是发现了当下的状况,山东,河南,安徽,作为民国小麦的主产区,已经受到干旱的严重影响,即便是开春的雨量充沛,也无法挽回减产的局面,顶多是减产多少的问题,但民国国内的粮食已经连续几年取得丰收,粮食供应充足,但一旦干旱继续加深,很显然,现在国内的粮食储备,根本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张立明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商机,自然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将一个商人的本色演义的淋漓尽致。
“恩,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杜海生闻听,也是心中惊骇,面色不由得沉重下来,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饥荒,也包括了1928年,他清晰的记得,文献中记载,只是1928年的民国大饥荒,就超过了千百万人饿死,这也是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老百姓过的最为煎熬和穷困的一年。
提前做准备,也好应付到时候的危机,杜海生很明白,一旦大饥荒出现,粮价飙升一定是必不可免的事情,虽然凭借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挽回千百万人的性命,但他自认,能够救活一个是一个,在生命面前,不分高低卑贱,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皆是平等。
其实,杜海生在海生粮食商行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应付明年席卷整个民国的大饥荒,但由于后来他的业务越做越大,事情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就将这件事情给淡忘了,张立明再次提起,杜海生自然赞同,而且,也庆幸张立明这个时候能够将问题提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杜海生并不是什么救世主,更不是什么慈善家,但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的幸福安康,这不但是他的性格,也是整个杜家的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山东杜家,在历史上存在千百年,在这其中有多少比山东杜家家大业大,实力更为浑厚的家族最后都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但山东杜家却仍旧屹立在这个世界中不倒,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山东杜家一直低调,却在暗中帮助了不少老百姓,广结善缘,能够让老百姓更好的生活下去,已经成为了山东杜家的目标。
杜海生曾经听爷爷讲过,在1928年的大饥荒中,山东杜家所捐助的金银财宝无数,甚至还包括粮食,棉被等等。
现在自己重生回来,有了足够的实力,那就不能丢了山东杜家的脸,爷爷,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将这场天灾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吧。
杜海生在心中暗暗的想着,仿若想到了什么,道:“张立明,粮食要尽快采取行动,多收,无论价格高低,等宋子文从南市回来,我会亲自去见他一面,将会和他联起手来收购粮食,还有,李洁,若是你的纺纱公司走上正轨的话,就帮助张立明一把,记得,速度一定要快!”
他的话不容置疑,众人也是连连点头,只是李洁此时比较郁闷,自己现在已经成了杜海生手下的救火队员,哪个部门有帮助,她就要过去帮忙。
但——她郁闷之余,更多的是窃喜,虽然苦点,累点,但她清楚,这是杜海生对她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肯定和赞扬。
若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的话,杜海生也绝不会让她一次次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更何况,杜海生当初承诺给她的事情,也都完全办到,她原来的布庄,对方已经说过要退还给她,只是李洁想了想,最终没有收下,现在的她,杜海生不但给她配备了一辆轿车,还有一套环境优雅的别墅,又拥有杜氏企业百分之一的股份,虽然这百分之一听起来比较少,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天大的恩赐了。
要知道,杜氏企业现在的发展已经驶向了快车道,随着更多的业务展开,每年的利润将会成几何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