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兰的病情好转身体康复之后,心情并没有跟着一起好转,反而还陡增了一种压力,这是她彻底悔悟后而产生的负罪感,每每使她不敢面对那些儿子们。由于心中的思想斗争激烈,因而在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得非常低沉。老伴于熟权看到妻子的情况不对,还认为这是她大病初愈后的连锁反映,便带着她到周围的垸子里去游荡,想用多种方法来调节一下妻子的生活情趣。
于熟权夫妇俩来到了一个姓肖的人家,这家人也是一个大家庭,他的家里同样有六个儿子,总共有十多个孙子。可是儿子媳妇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把孩子统统托付给父母抚养。因此这家的爷爷奶奶简直就象是幼儿园里的老师,他们的家也成了一个真正的幼儿园,家里整天哭呀笑呀打啦闹啦热闹非凡。然而不管孩子们怎么吵,怎么烦,爷爷奶奶都是一个劲地笑,并慈爱地一会去应酬这个,一会儿又去花哄那一个,完全是一种乐此不疲,不厌其烦的表情和举动。
文玉兰在孩子们中间观察了许久,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当然这场面她有一点不适应。便同两位与自己岁数大体相当的肖家夫妇攀谈起来。
那对夫妇告诉文玉兰说,她们俩不管怎么烦,怎么累,只要是一见到这些孩子,心里就有一种甜蜜的滋味,因为她们认为自己为儿孙们做了她们应该做的事。人生在世,大人物为的是要干一番事业,而小人物就是为孩子们而活的。只要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就要尽量地做,死了就做不成了。什么叫天伦之乐,大养小,小敬老是自然之理,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价值的事情。
文玉兰回到家里,已被那对肖姓夫妻说的话儿所开导,又左思右想了一番,认为她很有必要尽早的向孩子们说一点什么,赔一个不是,从而化解彼此之间的夙怨,虽然,她早就知道孩子们并没有记恨的迹象,只是觉得自己有些过意不去,认为彼此之间总象是隔了一层纸,如果自己不向孩子们作出一点什么表示,那么,心中的这一个结,就永远不能解开。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心里就会痛快舒畅一些,把想做的事做了,就表示自己真的是以实际行动融进了这个大家庭,她就真正能得到全家人的尊重。通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和刻意安排,文玉兰迎来了自己六十大寿的日子,这一天她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她要利用这一有纪念意义的机会跟孩子们作一次没有先例的坦诚交谈。
孩子们一个个地陆续回来了,他们都带来了祝寿的礼品和各自的祝贺辞,德济由于在外没有回来,但他通过手机进行了祝福,只是德世已经逝世,因此而缺席,这多少给一家人增加了一丝的的遗憾。
餐桌上一会儿摆好了菜肴和餐具,于熟权笑眯眯地摆放着凳椅,选择适当浓度的酒放在桌子上。文玉兰客气地招呼前来的所有晚辈入座,可是大家非要文玉兰和于熟权俩先坐,否则他们就不敢入坐。双方谦让了一阵,于熟权见妻子和孩子们的关系真的完全缓和了,象是亲生的母子一样的热情,心中十分高兴,他望着文玉兰说:“是呀,孩子们说得对,你不先坐,叫他们这些晚辈怎么坐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于家的门风和历来的家教呀。”
文玉兰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让接着的事儿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向进行,便笑嘻嘻地拉着于熟权一起坐了首席。然后大家才接着入座。
待大家坐定之后,于熟权首先给孩子们倒酒,文玉兰站了起来说:“今天的第一杯酒应该由我倒,我有话要向大家说。”
于德存连忙制说:“那怎么行,你是长辈,让你倒酒,这会让别人误解,说我们这些做儿孙的不孝呢。”
“不会不会,你们都很有天性,我给你们倒酒,就是要感谢你们这些孩子有菩萨心肠,不仅不记恨我这个晚娘过去的不是,反而还想方设法不辞辛苦地去帮我治病,细心周到地服侍我。现在我的病全好了,我理当要敬孩子们的一杯才是。”文玉兰一边说,一边倒酒,然后举起自己的酒杯,向孩子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又说:“孩子们若是从现在起,对我过去的不是,能够完全谅解,并接受我这个晚娘心中真诚的忏悔,请大家一起共饮了这一杯酒。”文玉兰首先带头利索地一口饮完了满满的一杯酒。
大家见文玉兰的心情是如此的高兴,她既象是一个主人,还更象是一个真正的母亲,这种情形,这种场面,若是在以往,却是一直没有过的先例。心想,晚娘可能真的是要冰释前嫌,当一个有爱心的长辈了。因此大家都没有推辞,一个个都举起了酒杯说:“祝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也祝福孩子们吉祥如意,升官发财。”文玉兰又要给孩子们倒酒。
这时于德长立即站了起来说:“现在应该由我倒,我是兄弟中的老大,应该让我单独地敬你一杯。”于德长从文玉兰手中接过酒瓶,他首先给文玉兰倒了一杯,之后给自己倒了,接着说:“妈!今天我以老大的身份代表众兄弟向您表示最真诚的祝福,敬你一杯。”说完便一饮而尽。
文玉兰也没有推辞,她利索地拿起酒杯慢慢地喝了下去。老二于德存从德长手中拿过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