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庄的司令部食堂开饭,几乎顿顿是黑豆玉米核糊糊,吃下去顶不了时候,一会儿就饿了。
因为部队实行“客饭”制度,吃得好了许多,所以新来的参谋长徐德操喜欢经常下部队去。只要他去,李青川、杨浩就要陪着,一来是徐德操也支不动司令部的其他科室,二来是哪有让首长自己单身下部队的?这一次下部队,杨浩因为刚跑了其它地方回来,没有休息又跟着走了。
因为长期吃的差、营养不良,加上这一天又空着肚子,杨浩一个眼花,脚底发虚,踉跄了一下,让紧跟在身后的徐德操看到了。徐德操当即说,先停一下,不往前走了。于是找了附近的一个村子,村子里一户看起来最富裕的人家,徐参谋长指挥战士敲开门,对这户人家说:搞点吃的,要好一点,我们这位同志饿的不行了。
在这里说一句: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体质下降,这已是寻常之事。一分区司政机关干部中因此而病倒的不在少数。以前每逢有干部病倒,送到卫生部休养所,只要有黄豆花生鸡蛋肉一吃,十天半个月时间,准能恢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病倒的干部战士越来越多,一分区卫生部应接不暇。以后杨成武与卫生部领导商量,就在一分区司政机关就地办休养所,给病倒的干部增加营养。
还有,擅自到老百姓家要吃的,一般的干部战士是不敢的。这明摆着是明目张胆的违反军纪,老百姓告上去,即使不被枪毙也是要记处分的。但领导干部就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徐德操,红军身份的领导干部,他就敢住进富裕的地主家几天,每天好吃好喝招待着,管你一分区干部有什么看法。以后徐德操在一分区挨批,杨浩宁可被打成“徐德操一党”,也拒绝揭发批判。我猜,曾“受人滴水之恩”,所以“必当图报”的老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样在这个时间,不过年代变了。1944年的10月初,一分区教导大队护送着二分区司令员郭天民、四分区政委刘道生等一批干部赴平西新成立的冀察军区上任。他们从易县小兰村出发,经紫荆关脚下进云蒙山、过拒马河,到李各庄。
这一路沿途的鬼子据点大都是汉奸在把守,他们知道自己是秋后的蚂蚱,长久不了了。于是,对这支一千五六百人的行军队伍不闻不问,更不敢阻拦。他们大白天过了涞易公路,向平西挺进。一路上秋收的庄稼、树上成熟的果实,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经过门城司马辉的二区队——龙华支队时,这个区队的原区队长马辉奉调一分区副司令,政委黄连秋奉调冀察军区,任察南军分区副政委,所以尽力招待了这支路过的部队。吃的那叫好:小米焖饭管够、羊肉炖萝卜,这顿饭吃过之后的一两个月都念念不忘。
一年之后的1945年8月中旬,鬼子投降的消息传了过来,大家一片欢欣鼓舞。此时,冀察军区教导大队,奉命跟随冀察军区参谋长易耀彩,以及冀察区党委负责人杨春圃、白文治等领导干部,到张家口、宣化一带建立北线指挥部,指挥在平北的冀察部队解放张家口和宣化。
郭天民亲自带领冀察军区主力两个团,一分区三团和平西七团,进入到房山、大兴一带,寻机解放华北最大的城市北平。几十年后回想:当时的郭司令真的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以为靠这两个团的土八路就能解放北平。
易耀彩带领下的教导大队从李各庄走向张家口,从南向北横穿过蔚县、宣化县,沿途这两个县的老百姓在地方抗日政权的组织下为部队送茶水、送西瓜、送吃的,有如大过年一般的热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