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活动,组织重构,扩充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
在计划实施的3年内,佳能将与3家盟友推出系列环保项目,其中包括:与WWF合作推出国内首家儿童环保教育站,推动环保教育的深度普及。此外,佳能与“野性中国”合作的第三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首次面向全国召集生态摄影爱好者,仍由佳能提供训练营的培训经费与器材。在未来3年内,与“野性中国”一起组成中国最专业的野生生物和自然保护影像库;将训练营以往所拍的濒危保护动物照片集纳成影像库,在佳能中国官、搜狐绿色频道展示,搜狐绿色频道将成为联盟的各项环保公益活动推广的信息交流平台。
借助于联盟的合作,零散的资源“聚沙成塔”,甚至还将会作用于政府部门,直接促进动物的保护工作。比如,佳能中国正致力建设的濒危动物影像库,就得到了中国林业局濒危动物管理办公室的热情支持,因为此前缺少相关的系统资料,其一线的动物保护者可能无从认识到身边某些种群所遭遇的困境。另外,影像库的资料,还将为海关、工商等相关执法机构打击珍稀动物非法贸易提供帮助。
在最近的发展中,佳能不断拓宽“影像公益”的外延,实现从环保向人文的扩展。在公益机构的资源整合方面,也由最初的“影像战略环保联盟”跃升为“影像公益联盟”。
佳能的影像公益实践,反映的是中国企业公益共同面临的一个战略转换期:在上一个阶段,企业更多追求的是如何将自身能力与社会公益需求相结合的“定位”问题;而在下一个阶段,企业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善公益活动与社会需求在各个维度上的契合,从而形成真正的公益角色替代。
显然,在这个意义上,影像公益所能支撑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2008年,佳能中国开启了“影像·希望之光”的公益项目,主旨就是教导希望小学中的孩子通过镜头认识美、发现美。目前,佳能在中国拥有9所希望小学的络,很快“希望之光”的试点范围将会覆盖这些学校。在此基础上,将实现“影像课堂”课程的系统开发,比如教材编订、教师培养、技术援助,等等;在试点成功后,佳能中国将在全国100所希望小学进行推广,而这项活动,也将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
2009年,佳能中国也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尽管看起来与过去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的项目完全不同,但在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契合面上,这些项目与过去佳能中国影像公益的创新思路一脉相承。无论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指向动物、儿童还是文化遗产,佳能的信条是,相比较文字或者说教,影像始终更简单,也更有表现力。
英特尔:教育的公益与“功利”
“面向全球教育工作者,旨在与全球的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推动教育创新。计划每年向全球50多个国家投入1亿美元的资金,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并扩展学生在数学、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知识;此外,还通过开展高等教育项目,促进学术进步及发展。”听上去,这很像一个跨国教育机构的事业理想,其实却是英特尔开展的教育计划。
教育项目对社会利在千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逐利的商人不遗余力地从事教育公益事业,还为之设定了长期计划,似乎并不符合逻辑。以英特尔在教育计划中投入资源的庞大,显然无法从市场营销中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而如果没有商业目的,英特尔完全可以以选择开支票的方式来履行社会责任,何必如此“费时费力”?
对于这种当下并不鲜见的怀疑论调,英特尔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证明,教育的公益与“功利”并不矛盾。投入是否能够带来最终回报,全在一念之间。
投资于创新之本
英特尔认为,教育的公益同样能为企业带来“功利”,特别是能为那些不被短期利益迷惑的企业带来长远的回报。投资教育公益绝不仅仅是短期的声誉提升和“以公益之名行广告之实”,也不只是企业的例行公事,而是可以成为嫁接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价值的桥梁,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双赢。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对教育的投资除了企业声誉、品牌、市场份额等“看得见”的“好处”,其实还关系整个产业容量的扩充。因为产业的增长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更取决于人——有多少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用户能够使用企业的产品,而这一任务只能通过教育来完成。
基于这种理念,英特尔早在20世纪便开展了基于教育的大型公益活动——英特尔教育计划。对于该计划,英特尔的理念和承诺是,有效地运用科技,提升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改善教育水平和学习效果。这项计划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公益工程,其涵盖的项目非常广泛,从基础教育、社区教育到高等教育均有涉足。
根据英特尔教育投入所覆盖的领域和人群,英特尔教育项目又细分为若干个教育项目,以保证英特尔对各阶层人群的有效覆盖。例如,针对职前和在职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