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中资银行确实存在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也不至于烂到它们所形容的地步。中资银行于2002年年底在银行系统内全面启动人事与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改革,这项改革包括用人制度、用工制度、薪酬制度和培训体制的变革,其目的是使银行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中资银行走到了这一步,西方国家还是不满意,因为它们掠取财富的桥梁还未搭建成。在2003年5月,高盛又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出路》的报告,给中资银行指明了“唯一正确的康庄大道”--由国家财政注资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到海外上市(这样国外金融机构就能凭借其定价垄断权先劫掠巨额承销费,再购进价格低廉的股权)。海外金融机构把《孙子兵法》学到了家--赢在开战前。
华尔街的中国战略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批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向其注资450亿美元的消息,这立刻引起海内外舆论及业界的高度关注,恶狼闻风而动,进攻的机会终于来临。国际大财团自2005年开始,纷纷打着帮助中资银行改革的旗号,大举挺进中国,争夺中国市场这块蛋糕的战争可谓硝烟弥漫、烽火连天。
背景链接
经过摩根士丹利的穿针引线,美国银行于2005年向中国建设银行注资30亿美元,占有后者9%的股份,交易中每股定价仅仅为0.94港元。此后,美国银行在2008年又从汇金公司手中增持了60亿股,将所持股份追加至19%。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在香港以每股3.92港元售出2.5%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账面获利13.3亿美元,而中国建设银行股价当日立刻下挫5.84%,香港恒生指数跟着下跌0.53%。同年5月12日,美国银行又以每股4.96港元售出35亿股该股票,获得73亿美元。美国银行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通过中国建设银行获利接近10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200%,这还不包括每年几亿美元的红利!
在2005年,高盛亲自出马,拉来了德国安联集团和美??运通公司,它们共同出资37.8亿美元入股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大约10%的股份,把股价定在每股1.16元,截至2009年2月底,它们抛售套现了99.2亿美元,账面获利61.4亿美元,回报率也高达162%。
此后,瑞银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总共在中国银行上投资87.8亿美元,其入股时的股票定价仅为每股1.22元,套现后总共获得的利润却高达41.35亿美元。中国银行证实,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9年年初将它所持有的108.1亿股H股股权全部抛售。距离禁售期满还不到半个月,中国银行连续遭遇3个外资大股东减持股权。
而汇丰银行早在2004年就捷足先登,向交通银行注资17.5亿美元,占有该银行18.6%的股份,总共持有93.1亿股,并且在2009年2月底前套现56.6亿美元,账面获利39.1亿美元,回报率更是高达223%。
那些国际金融大财团就是高盛所说的“外资战略伙伴”,它们与中资上市银行的战略伙伴关系,就是让它们在适当的时机,以最低的价格获得中资银行的股权,而它们通过上市的游戏大捞一笔之后,就乘上装满战利品的海盗船,扬起风帆撤走了。中国银行业成了它们的取款机,肥水全部流到了外人的田地里!由此可见,华尔街的上市游戏和它对定价权的垄断,是多么厉害的武器!
高盛给中资银行开的那张“药方”,是打着帮助中国银行业改革旗号的糖衣炮弹。中资银行为何会上当?究其缘由,中国人民太善良,并且因为他们自身善良,所以他们眼里看到的也全是善良的人。而那些华尔街机构,因为自身是豺狼,所以在它们看来,别人也全是豺狼。它们撕咬别人时,场面越残酷,它们就越过瘾,血腥味越浓,它们也就觉得越香甜。指望它们心慈手软?根本不可能!
到最后,当打扫这片哀鸿遍野的战场时,望着满目疮痍的景象,我们的心在滴血!那些国际金融大财团在抛售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之后,总共获利接近236亿美元。而这4家银行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2953.7亿元,平均年增速达到30.5%。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926.42亿元,同比增长33.99%;中国银行实现净利润635.39亿元,同比增长13%;交通银行实现的净利润达到284.23亿元,同比增长了38.56%;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高达1107.66亿元,同比增加36.3%。
可是很遗憾,真正分享高额利润的是谁呢?不是广大的中国股民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真正分享高额利润的,是吃肉不吐骨头的华尔街豺狼。仅举中国建设银行为例。美国银行抛售了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之后,依然拥有它10.75%的股权。也就是说,美国银行还要搜刮走中国建设银行10%以上的净利润,数额接近100亿元。据最保守的估计,仅仅在一年之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