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和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城市化的另一股强大推动力是中国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拥有非常高的储蓄率,因而很容易转化为投资,而投资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权力运作的空间,所以地方政府愿意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投资更多地运用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在几股合力的作用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房地产热就是城市化进程最明显的表象。2009年,中国房地产建筑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出售了9亿平方米。用“世界上最大的工地”来形容当今的中国是毫不夸张的。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短命”建筑每年产生数以亿吨的建筑垃圾,严重威胁环境。而美国的建筑则有74年的平均寿命,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更是高达132年,相比之下,中国建筑的寿命之短令人汗颜。
中国建筑只有25~30年寿命,其最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建筑质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因为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喜欢对建筑物大量拆建。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5%的过程中,几乎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两次城市化的过程。这一来一回必然会带来一大批建筑垃圾,带来轰轰烈烈的能耗提升,也会带来非常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并驾齐驱的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40.4%增加到2005的42%,到了2009年又增加至45%。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中期的阶段,中国的工业能源消耗量不仅在中国能源总消耗量中的比重高达70%,而且其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总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中国近20多年来能源总消耗量快速增加,其能耗增加量主要来源于工业能耗。中国能源的总消耗量由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亿吨标准煤,再到2009年增加到29亿吨标准煤。在这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加量占到了总消耗年均增加量的75%。
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其根源来自于目前中国的工业结构。而中国的工业结构之所以是高耗能结构,又和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最大,排第一位,服务业和农业紧随其后。中国的高耗能企业占工业中的比重大,高科技企业占工业中的比重小,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意味着能耗必定非常大。
中国的一次性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在工业领域尤显突出,工业一次性能源消耗量中煤炭消耗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中国煤炭消费的主要部门--工业部门理所当然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因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然加大碳排放量。
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大趋势是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大动力决定了中国必定是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高的国家,而且暂时还停止不了。
目前能实现低碳发展的国家,除了北欧几个富裕的小国以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无论是最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力量英、法、德等国都还没有真正成为低碳国家。所以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国,要想建立起低碳社会,难度可想而知。
跟不上步伐的科技
城市化和工业化如同两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进而促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激增。在工业能耗比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总量与碳排放量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是敏锐的读者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4万亿美元的美国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国内生产总值是其1\/3的中国还低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要远远落后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期,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中国政府需要将大量排险装备紧急运送到唐家山去,否则堰塞湖一旦垮塌,会给下游灾民造成巨大危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大运量的直升机,形势危急之下,中国被迫向俄罗斯租借了米-26直升机,才将一些施工机械运到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顶开展抢险工作。
几个月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图书馆和学生聊天,谈到此事,声音低沉地说“这很刺痛我的心”,所以他殷切希望同学们奋发图强,投身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尽早造出运载量大的直升机。
上述这一细节再次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迅猛提升,但是科技的发展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目前公认的一个说法是,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整体落后20年,也就是相差整整一代人。
科学技术落后20年,不仅使得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表现与经济总量地位的排名不相匹配,而且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到现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