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营销制胜> 第15章 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与整合营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与整合营销(1 / 5)

)第一节 毛泽东亲书对联明确提出诱敌深入

敌我强弱悬殊,我们在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的原则下,才主张向根据地退却,主张诱敌深入,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造成或发现利于反攻的条件。

毛泽东“偏爱”诱敌深入的战法。要做到这一点,须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毛泽东将其概括为六条:一是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二是有利作战的阵地,三是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四是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五是使敌人疲劳沮丧,六是使敌人发生过失。诱敌只是手段,制敌才是目的。这就是毛泽东诱敌深入战法的精髓。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在市场营销中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形成一个统一协作的推进体系,达到提高商品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目的。

1928年,毛泽东、朱德等总结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初期作战经验时提出的“十六字诀”作战原则,就含有诱敌深入的内容。1930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召开了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

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边台柱上,右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左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红一方面军总部,根据当前敌情,决定实行中间突破,先打第50师或第18师,打开敌人阵线的一个缺口,以便各个击破,粉碎敌人“围剿”。

由于第50师不脱离居高临下的阵地,我军两度由小布向北开进,又两度忍耐撤回。12月29日,敌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急于寻我主力决战。该地区人民条件和地形条件均对我有利,敌人又是孤军冒进,于是红军主力秘密西进,埋伏在龙冈附近山中。12月30日,当敌张辉瓒率其师部及两个旅,由龙冈进至小别附近时,即遭我猛烈攻击,包括张辉瓒在内的9000余人全被歼灭。张辉瓒师被歼后,在源头的谭源师仓皇东撤。红军乘敌阵势混乱,挥戈东向,星夜向东韶急进。

1931年1月3日,谭师退到东韶,立足未稳就遭我突袭,被歼半数,俘敌官兵3000余人,残敌向南丰方向溃逃,其他敌军慌忙撤退,敌人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归纳起来其主要精神是,在强敌进攻面前,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方,引诱敌人进至预定地区,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诱敌深入”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说,“诱敌深入”就是战略退却,这是江西的叫法,四川叫“收紧阵地”。这是弱军对强军作战时在战争开始阶段必须采取的方针。毛泽东还强调,必须“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一般的),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

“诱敌深入”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保存军力,待机破敌。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为达到强弱对比发生变化的目的,就可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方能达到目的。

二是造成和发现敌人的过失。任何高明的指挥官,在长时间里不发生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还引证中国古代战例进行论述。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交战,鲁庄公起初不等齐军疲惫就要出战,但被曹刿阻止,并采用“诱敌深入”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就了中国战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

)第二节 将北犯之敌诱到漳河以北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使国民党最终承认了我党和平团结的方针。然而,重庆谈判墨迹未干,国民党军就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攻。截至10月16日,从平汉北犯之敌已有8个军10万之众。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全力把住华北大门,确保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由晋冀鲁豫军区以一部兵力截击沿同蒲路北犯的敌人,集中主要兵力打击沿平汉路北犯之敌,举行“平汉战役”。

取得平汉战役胜利的关键是要将北犯之敌诱到漳河以北、邯郸以南的滏阳河套的多沙地区,然后将其逐次歼灭。我首先使用了“故示以弱,以纵其骄”的战术。10月14日,敌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指挥第一梯队从新乡出发,沿铁路线及其东侧向石家庄方向前进。敌军一路上未遇我军主力的阻击,便得意忘形起来,加快了进军速度。10月20日,其先头部队渡过漳河,占领了岳镇、丰乐镇等处。22日,敌军40军在右、新8军在左、30军在后,也开始北渡漳河。

但这时我军向目的地集结的主力及冀鲁豫军区部队还在急速向漳河北岸及邯郸以南地区开进,二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尚在进行肃清伪军据点的战斗。为保证继续诱敌至预设战场和保证主力及早集中,刘邓首长即令刚赶到临漳、南东方村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