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五次反“围剿”错失积极防御大好时机
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基本的原贝lJ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革命战争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取得了成功,直至夺取了全国胜利。正确的指导来源于毛泽东对于战争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实际上在于准确地把握战争发展的周期,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市场营销中,也必须从市场软硬环境着眼,延伸到产品的本身的生命周期。这些客观因素中,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方面的消费市场都绕不过孕育、成长、发展、衰退这一周期性的规律,把握不断变化的规律,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阶段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营销策略的相应调整,通过事前防御推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933年5月,蒋介石撤销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在南昌成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直接组织和指挥对中共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在美、英、德、意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经过半年多的准备,调集100万大军,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向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兵力就达50万人。鉴于前四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更加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反革命方针,在政治上进一步实行法西斯统治,在经济上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战的新战略,企图依托堡垒,逐步推进,压缩我根据地,最后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中央根据地的目的。
第五次反“围剿”,尽管敌人有50万之众,采取依托堡垒,逐步推进的新战略,但当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国民党第19路军因不满蒋介石卖国投降和排斥异己的政策,公开宣布同蒋介石决裂,成立“福建人民政府”,并与红军订立了抗日反蒋协定。红军主力本应像毛泽东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所说的那样,乘此机会,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防御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能援助福建人民政府。非常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已经把持在少数信奉“阵地对阵地,堡垒对堡垒”的人手里。他们根本就是要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所以毛泽东这样的计谋是不会被采纳的。堡垒对堡垒的结果是置自己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不仅第五次“围剿”没有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能倒台。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防御本身是一种被动的作战形式。如果细分防御有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从根本上划清了两种防御的思想界限,对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的实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了二者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前者是寓攻于防,为攻而防,攻防结合;后者则是只防不攻,为防而防,攻防割裂。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南昌起义后,我党进入了独立武装斗争的新时期。武装斗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当时党内的认识并不统一。一部分党的领导人,不顾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和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机械地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武装起义之后一刻不应该停止进攻的理论,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政治上只承认高氵朝不承认低潮,在军事上只承认进攻不承认防御,结果,使许多武装起义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失败。
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受挫折之后,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战争,从发生到发展,从小到大,从没有政权到夺取政权,从没有红军到创建红军,从没有革命根据地到创建革命根据地,总是要进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义是应该反对的。然而,在军事上一味主张战略进攻,反对战略防御,这种思想根本不符合中国革命战争敌强我弱的特点。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毅然率领部队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始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武装起义之后立即转入战略防御的新尝试。在井冈山经过三年游击战争,部队由开始的几千人发展到4万多人,革命根据地也得到了巩固和壮大。
毛泽东战略防御的指导路线同错误的指导路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935年的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思想。1936年,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文章,深刻地批判了过高估计自己、轻视敌人,和过低估计自己、被敌人进攻所吓倒的种种错误倾向。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在战略上必须采取防御态势,因为敌人是全国的统治者,我们只有一点小部队,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是和敌人的“围剿”奋斗,首先而且严重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