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堡垒都是从企业内部攻破的
1.“举报门”让伊利很受伤
2011年6月13日,伊利股份(600887,SH)股票突然跌停。晴空万里的,伊利自顾自地往下跌,原来是因为上一封针对伊利董事长潘刚的举报信。举报信的题目听着就挺恐怖:《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举报人自称是伊利董事长助理张三林。信的大意是,伊利高管层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把企业当金矿,疯狂敛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出了这么个斩首行动,伊利反应还算快。执行总裁张剑秋赶紧站出来解释,公司从来就没有什么董事长助理这么个职位--不正面说举报得对不对,打算从诚信角度,把举报人掀翻。但他也承认,在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在位的时候,倒是有这么个叫张三林的临时工,而且他也曾经因为郑俊怀的事挨了调查,郑一倒,他就“离开”了。
据了解,张三林系内蒙古自治区工会的退休职工,2005年在伊利时已达67岁高龄。传帖子是否出自张三林之手,张剑秋表示怀疑:“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应该不会费尽心机通过络进行举报。”记者多次联系张三林,均未能联系上。
帖称:“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潘刚给北京盈福泰盛广告有限公司打款855万元,但北京盈福泰盛广告有限公司提供的是即将作废的发票,涉嫌贪污。”
此后,伊利为了消除影响,在主流站上进行了针对性推广,力度较大。而且,估计由于伊利强大的公关手段,媒体对此事再无跟踪。
半个月后,7月4日,张三林又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创业家》官方微博上现身。他发表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声明:
第一,重申他是张三林本人,而且从2005年年初至2010年年底,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个人“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事实,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他为什么举报潘刚?因为潘刚做的坏事太多了。作为一名有3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是本着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股民、对伊利集团高度负责的态度“挺身而出”的。
第三,举报证据都是硬证据(来自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如意开发区分局)。2004年,如意开发区分局对潘刚的很多举报信展开调查,他曾代表企业参与内查外调大约半年时间。当时潘刚任集团总裁。这件事在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出事之前。
第四,说他是反革命是诬陷。他倒是曾被“四人帮”迫害打成过“反革命”,被关了四年。
第五,一直不敢露面,是因为6年来潘刚一直在追查他的下落,他不得不一直东躲西藏。
不过,事件也再无下文。
我们从公关的角度来研究一下这次事件。
(1)伊利的成功之处
首先,不得不承认,伊利的公关能力极其强大,强大到这件看似异常可怕的络事件,居然很快烟消云散。这是络新闻的非正常死亡。
其次,伊利的公开应对,比较及时,攻其侧翼(没有张三林其人)的手段,也算是一种思路。
最后,媒体手段多元化。在事件之初,形势尚不明朗的时候,往往是谁声音大谁就占上风。因此,准确及时充分披露我方信息,压制敌方信息,以发出我方的声音为第一前提的做法,是必须的。伊利做到了。这是重大公关事件的应有之意。
(2)伊利的不足之处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伊利也还有值得商榷的遗漏。
第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应对。在这件事中,伊利没有解决事情的根本,仅仅头痛医头,这是不够的。据称,这次的举报信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用媒体的话说,叫“由来已久”。据讲,从2005年开始,类似的举报就雪花满天飞了,甚至每年年终,很多媒体都能收到这类打印的“贺年举报信”,内容也大同小异。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危机,还有完没完了?
对伊利和潘刚来说,其实要做的事,不是就事论事地与张三林“论道”,而是应该另寻良方。因为,和张三林你攻我守,肯定是符合张三林的意愿的,不管事情能不能辨得明,过程就会令伊利很受伤。
伊利应该考虑的是,有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先考虑的方法是和解。和解的对象当然不是张三林,而是伊利前朝掌门--郑俊怀。我不敢妄加揣测,不过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解难度系数,5星。因此,可以尝试,不能指望。如果放弃了和解,就得考虑法律程序得出终极结论。要不然,就像夏枯草没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之前一样,随时可能被拿出来说事。因此,不管是寻求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公安分局,或者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或者呼和浩特市政府,或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甚至更高一些层次的帮助,总之,事情必须盖棺定论。除非……
如果有了盖棺定论,那么,张三林再也不会出来说话,他会老老实实地归隐山林,过他的退休生活。
以上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