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竞争与繁荣:中国电信业进化的经济评论> 第39章 新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新经济与企业家精神(1 / 3)

何谓新经济

“新经济”这个词开始是对一种现象讲的,因为美国经济摆脱了战后以来的一些发展的特征。原来美国的战后经济通常是这样的:如果通货膨胀的指数又往下走,失业率就要往上升,就是说如果你通货膨胀压低了,失业就增加;反过来,你要消灭失业、减少失业,通货膨胀就上升。这个现象、这个联系很稳定。但1990年以后,特别是从1991年以后,将近108个月,美国的经济有一点儿反传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往回收,基本低于2%,但是失业率也往回收,2000年4月美国统计的失业率不到4%。这个现象很难解释:为什么通货膨胀率下降了,失业率也下降?新经济最早是从这里来的。

格林斯潘大概在两年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如果说美国经济每天有新的东西发生的话,这个新经济早就有了。但是,如果说要有一个经济可以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这种一个上去、一个下来,互相替代的关系,他不相信。但是这个判断已经好几年了。现在美国的情况,直到最近50个基点的加息以后,情况还是这样。失业率虽然掉到很低的点,但价格指数没有往上走的趋势。这也构成一个难题。究竟怎么去理解它?我认为在这幅图景的后面,好像是有一点儿基础的。主要的基础是什么呢?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的调整,美国经济自己在其制度框架下激发了活力。

新经济的诞生

我1990年在美国念书时,在加州,失业率是13%。什么道理呢?因为原来的经济结构遇到极大的困难,由于苏联解体,星球大战计划搁置。大量的军费开支是通过政府的背债、欠债来发动星球大战的。这个计划一搁置,里根—我们知道是星球大战战略的制定人,把很多好项目都给了加州(他是从加州州长的职位上出去的),结果加州是得了他的好处,也受了他的害。因为星球大战计划一搁置,无数工厂关闭,加州第一次通过驾照统计发现,人口开始净流出,这是几十年来没有的,加州阳光地带,一直是进来的人多,出去的人少。项目死了,大量的高级经理下岗,工程师失业,成年的工人重新学习一项技术。这是我们在那儿念书时目睹的状况。但是你看它几年以后为什么就充满活力,进入了所谓新经济呢?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实行了所谓放松管制的政策。原来政府对很多特种行业,就是有高度发展潜力的行业,有很多管制,实际上就维持了行政垄断。80年代早期开始,从航空业开始,电信业、电力基础设施,这些过去认为所谓自然要占垄断地位的行业,一个一个改,一个一个冲破垄断,引进竞争。引进竞争是什么?就是准入。什么叫准入?就是你可以到这个领域去创业,你可以从事新的行业,最突出的就是航空、运输和电信。你看我们中国昨天才挂牌吧,把中国电信分解成几个互相竞争!如果让一个独占市场,它对市场、对顾客、对技术进步就都不敏感了。美国80年代就开始了这个过程。

第二条,大量的企业重组。企业重组,也就是激发企业家精神。我们中国现在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原来的公有制,需要一个产权改革,需要所有者到位,这个都对,但是还有进一步的问题,这个所有者要懒了怎么办?所有者偷懒怎么办?必须要有一个竞争的市场,所有者偷懒都不行,甲要偷懒,乙就把它收购了。你不要玩了,你不要占着这些资源了,你不能用这些资源再晒太阳了,你效率低,有效率更高的人,有企业家才能更强的人。他可以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收购、兼并,把控制权拿过来,这是一种波动。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对美国经济释放活力不得了。

由于竞争机制的引进,原来一个AT&T,后来是MCI,后来有了十几个竞争商!大家供应电信服务,电信的价格就下降了。互联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起来的,从而使信息、知识传播的价格大大下降。知识这个东西我们知道制造的时候很困难,你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能发明,但这个发明的主意一旦产生,你要把它运用到经济当中去,它就没有第二个成本了。一个东西你知道了就知道了,知道以后就没有成本了。它不像物质的东西,这个水,我喝一口,你就不能再喝一口呀。知识的东西我知道,我告诉你,我还是知道。这个传播在经济活动当中发生的作用,使整个传统行业的面目变化得越来越快。大量的知识进去了,而知识这个东西,它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它会找到那些稀缺资源的替代。

我们说硅谷,这个硅是什么东西呀?硅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沙子的主要元素之一就是硅。但是你说硅谷那个硅制成的芯片,为什么那么贵呀?因为它在沙子里凝聚了大量的知识、技术,因此它可以贵起来。你看现在通信用的这个光缆,光缆的技术材料还是沙子呀。这正是把沙子变成金子的过程。知识本身这个作用,再加上知识传播成本的降低,看起来这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它可以大规模地改变传统经济。美国是在它的制度框架内,体制改革在先,技术变化在后,新经济最后作为一幅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