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第37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预见(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预见(2)(1 / 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迅速推进,一大批新兴城市将在中华大地迅速崛起,中国将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各自起着特殊的、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个数将达到1400个左右,其中大城市176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0余个。从个数上看,小城市会增长的更快些,散布于各地的小城市和建制镇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们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大城市虽然不多,但它们是支撑中国现代经济的栋梁。从全国来看,以香港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及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仍将构成全国一级核心区,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先进,创新能力强,而且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次,哈大沿线、武汉地区、汉中地区、成渝地区、兰州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将构成全国二级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它们担负着带动各自周围腹地发展的任务。第三,各省省内都将形成自己的经济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的经济中心有可能与原有的行政中心相偏离,比如已经形成或初见端倪的新的省内经济中心有青岛、柳州、大连、厦门、深圳、九江等等。此外,随着各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改变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比如襄樊、宝鸡、绵阳、梧州、北海、芜湖等等。各不同层次的核心区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最先进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通过市场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因此,不同层次核心区在全国的分布实际上反映了全国的空间经济格局。

6.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

开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任何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与世界一道前进的必要前提。1978年以来,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由80年代的沿海逐步扩大到90年代的沿江、沿边和广大内陆城市,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使得中国在20世纪末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逐步崛起,并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中国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适应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作为支持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局部范围内,中国努力加强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将逐步形成若干个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亚国际经济合作区:其中包括东北亚国际经济区,主要有中国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东南亚国际经济合作区,主要有中国的华南、西南地区及东南亚诸国;中亚国际经济合作区,主要有中国的新疆及西北地区和中亚诸国;亚国际经济合作区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促进21世纪的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以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今后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