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第29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视野(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视野(2)(1 / 3)

(3)大力培育、发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巩固、发展现有商品市场体系的同时,把主攻点放在出口商品的生产与市场建设上;在巩固、完善新财税体制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金融、外汇、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市场的发育上;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改变国际金融和资本的流向;通过发展经济、稳定汇兑,争取使人民币早日成为可兑换的国际货币;在积极建设各类市场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突破性发展上。要把抓发展与抓规范结合起来,做到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

(4)大力培育跨国公司型企业集团。根据我国目前现状和国际新动向,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有力措施,以效益好、产业方向合理、产品有市场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三资”及民营私营企业为龙头,采取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跨行业、跨区域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体制转轨中争取新发展,使其迅速走出国门。

(5)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适应国际和区域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按照高科技、前导型和跨世纪经济发展走势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产业管理界限。以解决条块分割、地方封锁为突破口,全面调整产业、产品和资本结构,盘活存量,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以此推动行政区划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矛盾问题的早日解决。特别要解决好现有行政区划毗邻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在着眼世界市场相统一的大目标下,先统一国内市场,进而统一区域市场,最终为走向一体化做准备。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现在,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也是全球经济的区域化。今天,人们也许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优势或竞争力不是十分熟悉,却对于硅谷的IT产业、新竹的计算机制造、班加罗尔的软件业耳熟能详。在这些区域内,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甚至超越了行政和国家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区域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重点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启动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再开发,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各具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相互耦合而构成国民经济系统。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多样、市场广阔,但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区域有了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激发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于是各区域纷纷把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过分强调区内经济发展,或过分强调区际经济协调,均有背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内经济发展既要着眼于区内经济协调,也要促成区际经济协调;而区际经济协调既是区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内经济发展的结果。可见区内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协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一体的关系。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促进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也要促进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既要遵循区域(内)经济运行规律,也要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

(二)统筹空间分布规律与时间演化规律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于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也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从世界角度看,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区域经济分布的不平稳具有恒久性;从大国角度看,有的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有的国家(如美国等)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区域经济分布的不平稳具有长期性与相对稳定性;从一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如我国的江苏、吉林省等)因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了区内经济发展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