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5)(1 / 3)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来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是一种新的均衡战略——以平抑、弥合东西部之间过大的差距,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对以往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

(四)启示:经济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一非均衡一均衡的演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一战略的演变过程。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阶段,正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原因何在呢?首先,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各经济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以效率为先,充分发挥了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其次,非均衡发展战略更多地依靠、利用经济发展规律,而均衡发展战略更多地依据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而言,主要问题在于资源的缺乏,尤其是资金的短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稀缺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益。但均衡发展战略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强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社会的振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危害经济发展”。而这正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容易产生的消极后果。由于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和互补,决策者为了使经济得到良性、协调的发展必须对二者同时加以运用,在不同阶段对二者“相机抉择”。另外,就发展的本质而言,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均衡与非均衡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也就是我国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哲学依据所在。

综上,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将均衡与非均衡的发展战略绝对化。因为无论从二者功能上的差异,还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

五、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区域经济学是在区域性的经济开发、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有效成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的,经60~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在西方国家于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在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集权计划纵向传导、纵向控制、统一调节。区域经济是仅仅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的。区域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区域经济主体处于虚无状态,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产业分工格局都无条件地服从国民经济的宏观构造,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丧失。区域经济学也就得不到任何的发展。

自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为主线,循着重新构筑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而展开,使地方政府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决策权力的经济主体。区域经济的垂直依赖弱化,区际间的横向关系迅速发展。这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经济建设的扩张冲动,使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和建设高氵朝。与此同时,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区域市场与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区际间的利益分配调节等区域问题随之提出而备受各方关注。而区域经济研究也冲破了传统的生产力布局论的枷锁,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从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学者,以及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城市科学工作者等纷纷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一方面,引析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增长极理论、点轴与网络开发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地域综合体理论、大推动理论、经济增长模型等;另一方面,积极地参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国土规划、区域规划、资源开发和地区产业政策制定等具体的实践工作,不断地拓展区域经济的研究空间。90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深入和区域问题的具体化,区域经济研究在宏观领域,注重区域空间经济格局演变、区际经济联系、区域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在中观领域,进行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转换与优化、城市经济、城乡一体化、区域市场建设、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城市与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以及区际间差异、区际分工与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在微观领域,关注(外商)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企业组织、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企业兼并及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等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者在应用和检验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如周起业(1989,《区域经济学》)、陈栋生(1993,《区域经济学》)、陆大道(1986,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地理科学》;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