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法则的学说,它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革命”,刺激了18—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首先表现在运输业的大发展上面。17—18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开凿运河的热潮,之后,工业革命的最初成果之一——蒸汽机被首先用于铁路,使铁路运输继运河之后获得了急速发展。与此同时,自16世纪发展起来的手工工场,到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期,又发生了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到18世纪中叶,西欧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已基本上被破坏,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因此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的生产、生活与交通运输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传统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区位方面的问题,比如,经济上、技术上社会分工的加深,使生产与销售在空间上分离,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分工所导致的分离在空间上最为合理。特别是对于钢铁、化学等部门,只有区位决策正确,才能使投资最节省和生产成本最低,因此会极大地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再如,分工的发展。使运输成为大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运费往往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厂址与原料地和销售市场间的相对空间位置。由于各种原料和成品对运输的要求不同,不同重量和体积的货品运费也不同,因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区位与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这样就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自19世纪初兴起的区域经济学,先后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这些理论已为我国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专家与学者所熟知,在此毋庸赘述,我们想指出的是,这些理论虽然所寻求的目标不同,但研究的方法都是类似的,即都是以微观的区位因素和单项决策为对象,都假设所研究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区域。区域内也不存在任何自然条件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大量实际资料进行推理和演算,然后演绎出理论模型,这样的理论对在大国制定国家层次的宏观区域战略和政策较少有帮助。但是,通过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有助于理解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几个基本要素,即(1)寻求最低成本区位的“合理布局”问题;(2)集聚效果与集聚规模问题;(3)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形态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问题;(4)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空间结构演变的特点问题;(5)社会分工的空间差异与之所引起的运输效果问题,等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学的有益成果,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进行专门解剖。
一、“两个大局”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
(一)“两个大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
我们党历来重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毛泽东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指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还做出了“三线建设”等战略部署,较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突出地强调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并且,愈益清晰地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中央要有权威)的著名谈话中,对“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作了经典的阐述: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两个大局”,不是邓小平偶然的想法,而是他一贯的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始终。从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一直都在强调“两个大局”的思想。
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的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次即席讲话,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r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1988年,邓小平在听取有关领导同志工作汇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