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能多说了,你出去的时候记得把手机关掉,现在警方已经把S市整个严密的封锁了,韩冰一定以为你还在S市,所以你就放心吧。”梁琳说完挂断了电话,而肖扬也急忙把手机扣了电池,塞回了口袋。
两个人经过一路颠簸,长途跋涉坐了将近十三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z市。
Z市果然是H省的省会城市,十分繁华,二人一下车就被一堆人围了起来。
“大哥,需要住宿吗,来我们这吧,我们这热水随时供应。”
“大哥,来我们这吧,我们这还有食堂,保证可口。”
“大哥,来我们旅馆吧,半夜还可以{加褥子}。”(加褥子意指有暗娼服务)
徐锦山摆了摆手道:“都不需要,我们是本地人,刚走亲戚回来。”
围上来的人纷纷责怪自己看走了眼,一哄而散了。徐锦山也没有功夫搭理他们,拉着肖扬上了一辆长途汽车,有颠簸了一个半小时这才来到了一个叫做获鹿的县城。
关于获鹿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动听的故事,传说汉高帝三年(公元204年)十月,汉大将韩信领兵数万,从山西越过太行山东下破赵。在井陉和获鹿之间,和赵军摆开了战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战”。
本来汉军长途跋涉,与赵军相比又众寡悬殊,而且赵军以逸待劳,兵多粮足,汉军是不容易取胜的。但韩信灵活地运用了兵法上“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辩证理论,把赵国二十万大军全部消灭。立斩主帅陈余,并活捉了赵王歇。
汉军在追赶赵军的急行军中,口干舌焦,加之这一带都是旱庄子,得不到半点水喝。正在干渴难耐的时候,忽见一只白鹿闪过,士兵们如获至宝,紧紧追赶。那白鹿奔跑如飞,忽隐忽现。在这紧急时刻,韩信张弓搭箭,奋力射去,正中白鹿。士兵们喜出望外,飞奔向前,白鹿已无影无踪,但落箭处却涌出清澈甘美的泉水。军士们饱腹痛饮,疲惫顿消。“鹿泉”之名便神话般的流传下来。直至今日,“鹿泉玑珠"成了获鹿县八景之一,白鹿也成为获鹿人民战胜困难,向往美好的象征。
鹿泉县是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石邑县西境所置,但仅经过了一百六十年的时间,到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就又改称获鹿县了。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发动了叛乱。攻下了帝都长安,称帝于洛阳,差点儿推翻了大唐帝国的统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在河北遇到强烈的抵抗,常山太守颜杲卿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据《唐书》》载:“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入寇,十一月常山太守颜杲卿斩贼将李钦凑子井陉口,河北郡县皆应之”。天宝十五年正月,郭子仪、李光弼领兵出井陉下河北,大挫叛军。在常山执叛将安思义,大败史思明,常山九县收复七县。在九门战斗尤其激烈,至今九门村还有“胡子沟”和“七十二眼暗井”的传说。据说村北胡子沟是当时郭子仪大战史思明处,村内七十二眼暗井是史思明亲信藏身处。
就在这一年将鹿泉改为获鹿县,“鹿”即指安禄山,“获鹿”即擒获安禄山之意。“安史之乱”历时七年,至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始告平息,大唐帝国也从此一蹶不振了。
两个刚到获鹿县城,徐锦山即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然后带着肖扬来到距离长途汽车站仅有几百米的一家旅店。
旅馆内已经有三个人在等着他们了,徐锦山跟一个瘦弱的老头握了握手:“老棍子,早来了吧?”
老棍子握着徐锦山的手笑道:“没有没有,刚来刚来。”
两个人这次的回合,在肖扬看来仅次于1928年4月28日那天的**会师了,因为他们的会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这次徐锦山跟老棍子的会合,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老棍子本名不知道叫什么,反正以前是摸金倒斗的大腕,据称从12岁的时候就跟着人家开始下古墓了,18岁就敢一个人单独摸金,据说全国外流的文物当中,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出自于他的手中,可见这老家伙可是高产量的倒斗专家。
站在老棍子身后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看样子只比肖扬大上几岁,经老棍子介绍,此人是他收的一个徒弟-王军。
王军身后站着一个身材挺拔的男子,看样子也是三十出头的年纪,头发很凌乱,胡子也没有刮,一副很粗狂的样子,不过眼睛却炯炯有神,一看则知与旁人不同,老棍子没告诉徐锦山他的真名字,只是告诉他们二人这个男人叫做“三儿”。
几个人正在房间里说话,只见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胖子,手里端着一个洗脸盘,口中还在骂骂咧咧:“他妈的,这是什么鬼地方啊,连热水都没有。”
胖子一边骂骂咧咧的走了进来,看到徐锦山跟肖扬楞了一下,然后才对着老棍子呲牙笑道:“妈的,怎么还有外人在啊,慌张,太慌张了。”
“胖子,跟你介绍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