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进了片场,但按照汪明哲导演的分镜头拍摄计划,一个月之后才有赵卓的通告。**《》*
不过,赵卓虽然近年来崭露头角,却也没有片约接踵纷至,更不可能多部影片套拍。两岸三地合作的大片,正是学习进步的大好时机。
反派赵卓演过,但外国反派还真是没演过。剧本中的九斤四两作为日军少佐指挥官,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围棋茶道养生,特别是武术造诣颇深。在造型上,应是寸头刚劲的硬派小生吧?
一方面是军国主义的荼毒,一方面是中华文化的浸润,率军侵略并实际统治平阳县的九斤四两,内心也许不无挣扎吧?赵卓一边琢磨着大反派的内心世界,一边观摩甄丹的表演。
民房被拆除了半边,外面安装了摄影轨道车,拍的是一场文戏。
硕大陶罐改成的火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锅里面油花翻滚。总瓢把子于家傲盘腿坐在炕头上,和二瓢把子马王爷把酒言欢,谈山外局势变化及大刀堂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变更。
甄丹确实把总瓢把子的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赵卓看来,总瓢把子和九斤四两这对天敌,应是惺惺惜惺惺吧,都是文武全才,内外兼修。只不过是总瓢把子更加惊才绝艳,英雄不世出,处处压了九斤四两一头而已。
而甄丹的表演,霸气有余而内涵不足,看上去并非运筹帷幄之大才,而是一个热血冲动的草莽英雄。
奈何?
这场文戏虽然短暂,却是整部戏的戏眼。藏马山两巨头谋划未来,也就确定了整部戏的基调,乃至整部戏的思想格局。只可惜,甄丹没有表演到位。
或者,拍惯了商业娱乐片的香港电影人,压根就不愿意深入挖掘吧?
赵卓悄悄摇头,但也只能是悄悄摇头而已,顶多再加上些悄悄叹息。
从整体上把握这部戏,**当然是总瓢把子诀别压寨夫人,带着国仇家恨,单刀闯入日军指挥所,终于与九斤四两玉石俱焚。
形势比人强啊,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总瓢把子以一己之力,无法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扶大厦于将倾,英雄死不瞑目,因此全剧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或者是美女编剧的缘故吧,戏中更多了“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之大恸。赵卓深深地为剧情打动,内心更多了些遗憾。
自九二年出道以来,赵卓已经参拍电影十余部。十个年头的积累足够多,赵卓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但是很明显,还缺了一部让赵卓一跃成为赵卓的大戏……
“咔!”汪明哲喊了一声,“甄生真戏骨也,这条过了!盒饭已经送来,大家早点吃晚饭,准备晚上的夜戏。”
“呸!呸!”甄丹吐出了嘴里的大块肉,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得意洋洋地喊了声,“那个谁!连拍几天文戏,骨头都痒痒了!要不咱俩切磋一下?预先对对戏。”
一个连个名字都不配有的人,被甄生叫住“对戏”,是不是应该感到很荣幸?“那个谁”苦笑着站住,回头微笑着拱手,“请甄生指点!”
汪明哲和霍醒樽对视一眼,也只好不着急去吃饭。
甄丹素有“戏霸”之称,导演意图不见得能顺利地贯彻下去。有时候,甚至需要捧着点甄丹的臭脚。
更过分的是,甄丹喜欢在片场公开“对戏”。寻常演员对戏,也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对一对台词。而打星对戏,当然就是对练了。说是对练,实际上却是单挑。挑明了揍你,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和甄丹演对手戏的打星,挨其胖揍的不是少数,当场闹翻了的也不是没有。
数百人的剧组,光盒饭每天就是上万块,不易啊!汪明哲全身心地投入拍摄,时常疲惫不堪,有时候甚至觉得,我是不是真的老了?
汪明哲的苦笑,霍醒樽看在了眼里。霍醒樽也只好低声宽慰老友一下,“赵卓只是一个大陆新秀,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片场看剧本,想必闹不出太大的乱子。”
说起来,剧组当中,甄丹也就是给郑有为几分薄面吧。偏偏郑有为杂事多,不能时刻盯在片场。
众人也都不着急吃饭了,闹哄哄地围成了圈子。一边是大陆演职员,另一边是港台演职员,倒是隐然形成了阵营。
虽然同在一个锅子里舀饭,两岸三地的演职员却相处得并不和谐。大陆演职员无论在片酬、人气、技术等方面均不及港台方,当然就要处于下风,被剥夺了话语权。
虽然处处受到压制,大陆演职员也并没有因此团结起来。更多的是自怨自艾罢了,甚至各自向港台方同行输诚卖好,惹来更多的鄙视和歧视。
当然,私底下的牢骚也不是没有。谁又是愿意老装孙子的?
这回,算是手底下见真章?好啊,赵卓把甄丹揍一通,也能杀一杀港台方的威风!大陆演职员都站在了赵卓的身后。
港台演职员自然也是站在甄丹身后。两边都是热情高涨,半真半假地喊着口号。
“卓哥,加油!”
“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