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脉(2 / 2)

现在南方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活力,从这些漕船就能看的出来。

过百万石的稻谷打成的精米,白米,各色贡米,通过绵延不绝的漕船运到北方,由负责仓储的户部侍郎接收,统一调拨安排,或是留在通州仓储,供应京师,或是调给蓟辽宣大等北方军镇。

其余的各色南方出产,包括大量的棉花,布匹也是北方所急需的物资,整个北方,只是在山东济宁有成片的棉花区,东昌府有少量的棉花区,其余地方加起来的种值量,也不如南方松江一府的产出。

至于布匹,丝绸等物,包括书籍,都是以南方出产为主。

整条运河,有超过百万以上的漕运运军来维持着活力,从望远镜里就能看到,现在是夏初,水流虽然增加了,但还不足负担这么庞大的船运量,船行甚慢,水流不足,沿河两岸,是蚂蚁一样一眼看不到边的运军充当纤夫。

这些运军,原本就是沿运河两边的卫所军,开始时是两班二十四万人,后来渐渐增多,至明末时,已经有百万人赖这条运河以维生。清明易代,一直到清末时,海运渐兴,天津这样的纯军事要塞都发展成海港城市时,仍然有几十万人在运河两边,以短途客运和货运为生,后来一直至民国时,陇海线等铁路线路开始正常运营,渐渐的由明朝卫所军为主体的漕运运军形成的漕帮才销声匿迹,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这个时候,眼看到一眼看不到头的船只,看着蚂蚁群般绵延不绝的纤夫运军,很难叫人不生起感慨由之,有天下枢纽尽在掌握之中的想法。

也怪不得临清出事时,朝廷上下尽皆跳脚的表现了,张守仁的做法,等于是一把抓住了朝廷的命门……

“世强,征兵局的征兵计划可以改变了。”

感慨只是一时的情绪浮动,张守仁转过头来,对着张世强吩咐道:“运军多纤夫,不论是心志,力量,还有所受的苦楚,都足以成为最优秀的步兵。我军已经掌握临清,是时候在运军之中招收几万最优秀的子弟,充实我们的行伍了。”

扩军计划是在得到临清,并且正式成为山东镇总兵之后的事了。以浮山现在的兵力控制山东全镇并不是难事,但张守仁所需要的更多,所以扩兵是克不容缓,原本中军处的征兵局是打算继续以登莱为主,青州和济南东昌三府为次要地方,次第征齐六到八个营的步兵营的新兵,然后由营务处下的练兵局进行新兵养成和训练。

经过这一次的湖广战事,张守仁和将领们带出了十分优秀的七千老兵,加上留守的兵马已经训练成为合格的步兵,接下来就是老兵提升为中下层军官,融入留守部队之中,将此前的各营带成真正的精锐之师。

同时再次征兵,组成第一线部队的后劲,在一线部队都逐渐成长之后,再于一线之中挑选老兵和下层军官到新兵营带兵,使得新军的战斗力可以迅速成长。

这是十分稳妥和成熟的做法,张守仁提出的招募运军纤夫这个兵源的想法,众人更是无不赞同。

待众将散去之后,张守仁又向留下来的林文远问道:“调动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吧?”

“回太保大人,现在已经到浮山了……就是接到军令才动员的话,有点迟了。”

张守仁微微一笑,道:“你当留在浮山的人都是一群死鱼?放心吧,营务处那群家伙头脑没那么简单。”

林文远没有反驳他,在这种问题上,和眼前这位大将军讨论是自取其辱,他只是轻声一叹,答道:“你已经七个月没有回浮山,唯盼他们早些到来,稳住大局,或是接云娘他们过来,或是你回家探望……你还没见过儿子,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