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为自己而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为自己而战(2 / 2)

忙的人仰马翻,到处统计,到处视察,营务处的宣传局请了一群秀才,每天都发掘训练中表现优秀的,然后写成白话小说一样的文章,刻板刊印,不仅在全营内部发,还发在胶州,发在登莱,发在浮山各地!

用张守仁的话来说,大家在流汗,在吃苦,甚至在流血。

这样的牺牲,是为了谁?

为谁而战?

这个问题,那些秀才们开始就是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什么忠君,勤王,说出来大家都是觉得没有劲。

皇上身居九重,除了给他完粮纳税,大家谁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又有谁享过他的好处?

说是报国,国在哪儿?

要是纳税,差役,里甲,大官儿们的轿子,欺男霸女的豪奴……谢谢,这样的国叫他们自己保去吧,咱老百姓保不起。

到这时候,就是张守仁的一句话,定了基调。

为自己而战!

所有人,都是华夏的一份子,都是这个国的一份子。敌人杀过来,可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大官士绅,又或是平头百姓。

一般的杀戮,一般的凌虐,一般的侮辱和奴役!

辽东汉人的遭遇,山东,特别是登莱这里的百姓,谁不知道,谁不清楚?

散布在登莱一带的辽东难民,最少也有几万十几万,全是从努儿哈赤年代就开始逃难,一直逃到如今,还是没有消停的意思。

难民之惨,还需多说?

阖家逃难的,一路上冰天雪地,一家人中能团圆着逃到山东的,百中无一。

不是老人死了,就是孩子在半途中夭亡了,上岸之后,虽然大人逃得了性命,但眼神中的那种悲凄和绝望,看到的人,谁不动容?

浮山这里,都是有大量的逃民,都是家中有人死难,提起来,都是一本血淋淋的帐!

连将作处的老林,还有他手下那么多能工巧匠,都是朴实的汉人,都是老实人,都是本份的好人,他们没有得罪谁,没有当兵吃粮,但也是被迫逃亡,因为不逃亡,就是必死无疑!

提起这个,张守仁就是掷地有声!

鞑虏来犯,凡我汉人皆有持戈卫土之责,你不是为别人,不是为朝廷,不是为那些大官和士绅……事实上他们躲在坚城之中,鞑子杀过来,最倒霉的还是百姓!

是普普通通的踏实本份的老百姓!

老人被杀,孩子被杀,你侥幸留得性命,又有何意义?

那天全营集训,张守仁也是把心里话掏了出来。

如果是护浮山平安,军队现在这样子不需要再训练和加强了,也不必再叫大家这么辛苦。可天下纷乱,不说鞑子这一次到不到山东,流贼可是有几次差点到山东境内。要不是刘泽清等大军头挡着,到不到登莱,也是难说的很。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不要说去争雄了,就算想自保,没有力量也是不可能的事。登莱这里承平太久,一个孔有德之乱又把地方元气侵削的差不多了,山东各府,现在就是登莱两府人口最少,财力最弱。

这么一个地方,想保平安,军队不拼命,可能吗?

再来一次类似的乱子,或是鞑兵和流贼入境,想想登州人被杀的十不存一,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了!

这么一次训话,加上军报的出现,道理说的透,还采访了大批辽民和登州之乱的幸存者,并且请他们登台说话。

每一次讲话,都是能讲哭过千人,甚至讲到凄惨处时,不少将士起身鼓噪大叫,不用这种法子,也不得心中那口恶气和闷气。

他们不是兵油子出身,每个浮山兵几乎全是良善的普通军户,所以他们能悲人之悲,喜人之喜。

这样的兵,才能用情感来打动,说服。

这一手,当然是张守仁从后世那支强军里头学来的招数,旧是旧了点,但十分管用。

现在的浮山,如出鞘宝剑,虽然受训的士兵极苦极累,但士气不落反涨,这一支军队,正在转型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