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1> 第13章 文学之星(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文学之星(5)(1 / 3)

林泽尔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她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到1979年共创作了包括《高地》(1948)、《生活中间》(1950)、《达妮拉》(1953)、《替罪羊》(1955)、《道德的历险》(1957)、《我是托比阿斯》(1966)、《黑驴》(1974)等9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爱》、《让·劳贝尔来白华沙》等短篇小说。此外,她还创作过剧本,写有大量的散文作品。

长篇小说《道德的历险》,是林泽尔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长篇书信体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位妇女之口,表达了她自己对婚姻、爱情、道德、宗教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作品文笔流畅,描写细腻,显示了女作家娴熟的写作技巧和特有的风格。

作家的另一部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黑驴》。它以叙述主人公“我”重游度过少年时光的故乡小城为线索,展现小城在纳粹统治时期的私人生活和政治事件。小说成功地运用了个性化的心理描写手法。

《让·劳贝尔来自华沙》是作者成功的短篇作品。小说讲述一个在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的充满苦难和危险的生活。

林泽尔的许多作品都以妇女为主要人物,写她们的生活,反映她们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敏感的问题,如爱情、婚姻、道德,信仰和宗教等等。她既关心这些问题,在作品中传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流露出对妇女命运的宿命论思想,使作品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

马哈福兹·纳吉布

(1911~)埃及小说家。全名为纳吉布·马哈福兹·阿卜杜·阿齐兹·比莱基,1911年12月11日生于开罗杰马利耶区。

纳·马哈福兹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原来经商,后来任公务员。马哈福兹从小受到伊斯兰宗教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1930至1934年在符阿德一世大学(现开罗大学)哲学系学习,翻译了英国人写的《古代埃及》。毕业后,为若于杂志撰写哲学文章。自1939年起先后在宗教基金部、文化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最高理事会任职,1971年退休后,任《金字塔报》专职作家。

纳·马哈福兹是当代阿拉伯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他开创并发展了阿拉伯小说的一个历史阶段。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代阿拉伯小说的发展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他创作了40多部作品,紧密地联系着埃及、阿拉伯乃至全人类的实际。深刻地探索人生奥秘,不倦地追求真理和理想世界。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将本民族传统和外来文化融汇贯通,不断变换手法与风格。他受到广大读者爱戴,获国家奖励和国际上的好评。1949年获阿拉伯语言科学院奖,1958年获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小说鼓励奖,1970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表彰奖,1988年因为他的著作“开创了个人类都能欣赏的阿拉伯语言叙述艺术”,“对今天具有尖锐的现实主义意义,具有唤醒人们的启蒙思想”,在阿拉伯作家中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哈福兹以写长篇小说著称。30年代和4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命运的嘲斥》(1939)、《拉杜比斯》(1943)、《退拜之战》(1944)等取材于古代埃及法老时期传说的历史小说、曲折地反映了埃及人民反对土耳其、美国统治的迫切愿望。

40年代是他的现实主义创作阶段。他的《新开罗》(1945),《麦达格巷》(1947)和《始与末》(1949)等暴露了封建时期的腐败和中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宫间街》(1956)、《思宫街》(1957)、《甘露街》(1957)三部曲是这一时期的顶峰之作。它通过开罗一商人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变迁,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人民反对英国军队占领和与封建家长制统治的斗争。

马哈福兹由衷地欢迎1952年的革命,对新的历史时期寄予厚望,并且放弃了批判革命前社会的写作计划,停笔六年。当他发现革命并未实现人们原来的期待时,便又开始新的批判。《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7),《小偷与狗》(1961)、《尼罗河上的絮语》(1964),《米拉玛尔公寓》(1967)和《平民史诗》(1977)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对革命后的社会生活的思考及理想世界的探索。他告诉读者,他追求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不做他人和自然的奴隶。他目光锐利,反应敏捷,不时对社会上的各种新问题作出反应,孜孜不倦地寻求适合埃及国情的通往公正社会的改革之路。

80年代以来,马哈福兹笔耕不辍,继续探索小说形式和手法。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爱情时代》(1980)、《千夜之夜》(1982)、《伊本·法图迈游记》(1983)等。他在上述小说中分别改造阿拉伯民间故事、传奇、游记等固有形式,努力探索小说形式的民族化。

自40年代以来,马哈福兹逐步地接受了社会主义和科学思想,同时力图求得伊斯兰和社会主义、宗教和科学的统一。在后期作品中,他的作品带有浓郁的苏菲派色彩。他擅长结构,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较多地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