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斯坦
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57岁。1859年7月6日生于瑞典的奥斯哈默尔(Olshammer),1940年5月20日死于瑞典巴顿湖区的厄弗拉利德(Ovralid),享年81岁。国籍:瑞典。教育:没获得过任何学位。双亲:父,尼尔斯·古斯塔夫·冯·海顿斯坦(Nils Gustaf von Heidenstam),贡族、灯塔工程师;母,玛格达莱娜(Magdalena RytterskjOld von Heidenstam)。配偶:1880年与埃米莉娅(Emilia Uggla)结婚,1883年埃米莉娅去世;1886年与奥尔德婕(Oldj Wiberg)结婚,1888年离婚;1889年与格瑞达(Creta Sjoberg)结婚。后裔:无记录可查。经历:作家。其他获奖介绍:1938年获Henrik Steffens奖。
主要著作:诗集《朝圣年代》(Valfart Och Vandringsàr)(此书有李之义的中译本,漓江出版社)。小说《恩第密翁》(Endymion),Stockholm:F.Hegel& Son,1889。评论《文艺复兴》(Renassans),Stockholm:A.Bonnier,1889。散文诗《汉斯·阿列奴斯》(Hans Alienus),Stockholm:A.Bonnier,1892。《诗集》(Diker),A.Bonnier,1895。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Karolinerna Berattelser),A.Bonnier,1897~1898(The Charles Men,Tr.by C.W.Stord,New York:American Scandinavian Foundation,1920)。《圣乔治和龙》(Sankt Goran Och Drahen),A.Bonnier,1900。历史小说《圣比尔琪塔朝圣记》(Heliga Birgittas Pilgrimsfard),A.Bonnier,1901。诗集《人民》(Ett Folk),A.Bonnier,1902。小说《福尔孔的树》(Folkungatrader Folke Filbyter Berattelse),A.Bonnier,1905(The Tree of the Folkungs,Tr.by A.G.Chater,London:Glydental.1925)。历史小说《比亚尔玻的遗产》(Folkungatradet Bjalboarfvet),A.Bonnier,1907。儿童历史读物《瑞典人和他们的首相》(Svenskarna Och Deras Havdingar),A.Bonnier,1908~1910(The Swedes and Their Chiefains,Tr.byC.W.Stork,New York:American Seandinavian Foundation,1925)。《新诗集》(Nya Dikter),A.Bonnier,1915。
参考文献:《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10卷,197—214。《世界著名作者百科全书》(Cyclopedia of World Authors),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8,495~496。A.Gustafson:《瑞典文学史》(History of Swedish Literature),Minneapolis U.Press,1961。《20世纪作者》(Twentieth Century Authors),New York:H.W.Wilson,1942,663—664。《诺贝尔文学奖要介》,257—264。
评述:冯·海顿斯坦“因为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的重要代表人物的地位”,获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海顿斯坦是19世纪90年代瑞典文学中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作品应该创造美感,要有生活的乐趣和瑞典民族感,从而开创了新浪漫派,这对当时瑞典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他同时又反对文学作品中应有社会内容和思想倾向的主张,鼓吹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使得他的小说中反映出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悲观厌世的思想。
刘白羽
(1916.9.28~2005.8)文学家。原名刘玉赞。生于北京。“九一八”事变后辍学从戎。1932年春入国民党军孙殿英部教导队当学兵。1934年入民国大学文学系学习,1936年3月在《文学》月刊发表处女作小说《冰天》,同年夏于民国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37年第一部小说集《草原上》在上海出版。1938年3月辗转到延安,不久赴华北抗日前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其间写了不少反映抗日战争和抗日军民斗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