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心思心n
第七十章心思心n
虽然王景范此时还不满二十岁,随着他在决定是否入局京师的问题上的脱变,使得他整个人都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让离开他不过十个月的于文传和俞樾都感到了一丝的陌生。不过两人并没有在这上面想太多,因为王景范越来越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从容感――这是一种上位者的感觉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从容不迫,都是如此镇静自若,与自己的老师在一起更让他们感觉到一种安全和信任。
王景范一想到中书én下两省正在干的事情,再看看有些踌躇满志的于文传和一向颇为沉稳的俞樾,手指缓缓的转动着茶碗,一时间客厅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凝重了些。
“先生,最近可是有些麻烦?”俞樾问道。
王景范抬起头来看着他说道:“确实是有些麻烦,不过不是我的,你们也都知道我与那王安石一般都是被人暗算才提前离任的,只是回到京师之后没过几天中书én下那边就要开始制订新的章程,是关于进士及第和制举出身的官员……其实你们也应该多少有所耳闻,自陛下下诏缩短n闱大比的间隔时间之后,有关于新科进士连带制举出身的授官和擢升问题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én的话题。现在皇上已经决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中书én下两省正在商议条陈,眼下具体情况并不为人所知,只是已经明确的便是进士第一人和制科入第三等只能任用为大理评事,签署两使幕职职官事,后再任为通判,最后试用为馆职……”
王景范将他所知的一些情况向于文传和俞樾都仔细的说了一遍,于文传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原本以为朝廷缩短了两次n闱大比之间的间隔时间,便会有更多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机会,虽然自诏令出之后快一年的时间里,这种限制进士晋升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他也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只是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居然会这么严厉。
对于制举取士选拔要求严厉也就算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进士步入仕途居然也变得如此艰难――大宋立国以来,虽然承袭唐制在科举考试之外开制科取士,不过第一二等只是象征从来就没有授予任何人,而制科入第三等更是只有吴育一人得到,即便如此制举考试还创下过一个不取的可怕记录,制举考试取士如此艰难只有少数读书人还把它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
“先生如此恰巧的回京诏试馆职,原本以为翰林读已经是先生最大的收获了,没想到先生能够躲过这条即将颁布的诏令才是最大的幸运……”俞樾微笑着说道。
俞樾和于文传虽是同时为王景范父亲所授业,两人一同学习后跟随王景范也是如此,一直到现在除了过去的几个月回渭州赴考解试之外,两人与王景范就从来没有分开过,三人之间对于彼此的脾气秉n都是知之甚深。俞樾从小就是十分稳重之人,除了求学之外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什么,在王景范的眼中他倒是更像刚刚认识的一心只想做学问的宋敏求,不过俞樾的办事能力与他的治学态度一样出è。与俞樾不同,于文传更像是一个风流名士,如王景范的那一手漂亮的斗茶技艺,于文传就下过非常深的功夫。
俞樾对于自己的未来看得并不十分远,他的想法非常简单,按照王景范所设定的就这么走下去。科举考试成功最好,不成功便在王景范身边帮着办事,一方面同样可以借王景范之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早先在王景范东华én唱名点中状元一夕之间闻名天下之时,俞樾心中最大的念头也是科举高科及第,不过在蔡州随王景范赴任的这大半年时间中,觉得换成自己来处理蔡州的事务就算有孙瑜的鼎力协助也未必能够拿得出如王景范那般的魄力去整顿地方官吏。
俞樾与于文传最大的不同便是他能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n格,同样的权力地位,同样的外在环境,有人就可以做的风生水起,有的人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王景范自然是前者,能够拿出足够的魄力加之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自己所预想的目的,而俞樾自认没有这番本事,虽然不愿意承认,就算自己有这份权力也多半会步王安石的后尘,除了劳民伤财把事情办砸之外,还要遭人暗算。正因为如此,俞樾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现的比较淡然,心中只是庆幸先生能够躲过这仕途一劫。
王景范摇头笑道:“也算是吧,你们日后是要考科举做官的,这个诏令虽然对你们今后走上仕途多少有些不利,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在意,毕竟事过境迁,朝廷的政令总会有松动的时候,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你们明年参加的n闱大比。”
“不知朝廷对于此次n闱有何动静?”于文传问道。
王景范摇头说道:“眼下京师最大的动静就是选立皇嗣之事,不过上午在崇文院适才刚刚听闻宫中周妃身怀有孕,眼下朝臣和皇帝都关心周妃能否生下一个皇子,就算有再大的事情也会被压下来……至于n闱之事虽有个别言论,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流言不可尽信,尤其是权知贡举的人选,若是皇帝不开口谁都无法事先料知的……”
“先生以为欧阳大人如何?”
“欧阳大人乃文坛泰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