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5章 先秦诸子散文(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先秦诸子散文(17)(1 / 3)

庄子认为儒家所积极倡导的仁义,不但不合于人性,而且是伤害人性的,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定起着破坏作用。因此,庄子对于儒家倡导的仁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庄子认为儒家倡导仁义,推行礼乐,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和分化。《马蹄》篇说:等到圣人出现,费力劳心推行仁义,天下才开始迷乱;纵逸求乐,烦琐为礼,天下才开始分离。所以不把完整的木头破开,怎么能造出牺尊来?白玉不毁坏,怎么会有珪璋?道德不被废弃,哪里会有仁义?本性不被离弃,哪里会有礼乐?五色不被散乱,怎么会有文采?五声不被错乱,怎么会合于六律?残破完整的木材做器具,是工匠的罪过;毁坏道德来求仁义,这是圣人的错误。人的性情原本素朴自然,仁义等道德规范对人类的生存完全是多余的。圣人们提倡仁义、推行礼乐,硬要把人性纳入一定的规范之中,就像凫胫短要续长、鹤胫长要截短一样,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儒家的圣人提倡仁义,用爱和利加以鼓励,其结果却酿成了虚伪和争斗。

庄子还指出了仁义的相对性。《胜箧》篇说,从前的齐国,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网罟遍及的范围,犁锄耕作的地方,方圆两千多里。国境之内,凡是建立宗庙社稷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何尝不是效法圣人呢?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取了齐国,所盗取的岂止是齐国,连齐国圣智的法制也一起盗取了。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之名,但却像尧舜一样安处,小国不敢非议,大国不敢讨伐。这岂不是把圣智的法制也窃取了去保护他那盗贼之身吗?所谓仁义礼智这些圣智之法,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工具,也是窃国大盗统治国家的工具。仁义礼智既然成为窃国者的护身符,窃国者也就俨然成为仁义礼智的化身。庄子气愤地说: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那些偷窃带钩的人遭刑杀,盗窃国家的反倒成为诸侯,诸侯之门还打着仁义的旗号\"这不是盗窃了仁义圣知吗?仁义是可以窃取的,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假借仁义来欺诈世人。

庄子还辛辣地讽刺了儒家假借仁义欺世盗名的陋行。《外物》篇“儒以诗礼发家”的寓言,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儒以诗传曰:“东方作矣,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羹,压其,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大儒小儒两人以诗礼来盗墓。大懦传话说:“东方发白,天快亮了,事情干得怎么样?”小儒回答:“裙子、短衣还没有脱下,口中含有宝珠。”大儒说:“《诗经》里本来就有‘青青的麦穗,生在陵陂上,活着不施舍给人,死了何必要含珠’。揪着他的鬓发,压住他下巴的胡须。用金椎敲打他的面颐,慢慢分开他的两颊,不要损坏了口中的宝珠。”这则寓言记述了大儒小儒师徒虽然干着发尸盗墓令人发指的勾当,却要引经据典,说是合于《诗》、《礼》。故事婉转曲折、轻松俏皮,但是对儒者假借仁义来掩盖其贪婪无耻行为的揭露却是人木三分、痛快淋漓。儒者言行的虚伪、荒谬跃然纸上,其作用并不亚于(肢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正面直叙。

《天道》篇有一段老聃与孔子的对话,庄子借老聃之口阐明了自己人性自然的主张,对儒家的仁义之说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老聃问孔子学说的要义何在?孔子答曰:。要点在仁义。”老聃说:“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说:“是的,君子不仁便不能成长,不义就不能生存,仁义确是人的本性。”老聃又问:“什么是仁义?”孔子说:“正心和乐,兼爱无私,这是仁义的真情。”老聃回答说:“你这些无关紧要的话,对人是有危害的,谈兼爱,不是太迂阔了吗?说无私,实为偏私。你是想让天下人失去养育吗?那你要知道,天地原本常在,日月原本光明,星辰原本散布空中,禽兽原本自然成群,树木原本生长发育。你依道而行,就是最好的了,又何必急于标举仁义,好像敲锣打鼓去寻求迷失的孩子。你啊,扰乱了人的本性。”庄子借老子之口,说明万物自有其本性,天地自有其运行的规则,人情世教亦应顺其自然,无须人为地干涉。最后明确指出,孔子的仁义是扰乱人的本性的。

庄子以人性素朴的观点观察历史,认为正是儒家所标榜的尧舜之道,造成了道德的沦丧,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酿成社会大乱的根源,瞻望未来更是令人心悸的惨淡前景,《庄子·庚桑楚》篇说:

且夫二子(指尧舜)者,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钚。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至于尧舜这两个人,又有什么好称赞的呢?他们对于分辨善恶,就好像胡乱穿凿墙壁来种蓬蒿一样。选择头发来梳,数点米粒来煮,这些烦琐的事情都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