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哈密
三月二十九日 晴 白敦子地高五千八百呎
晚发安西县,次早抵白墩子[在甘肃安西县柳园镇南甘新公路边],计行九十里,实测七十六里。下午,邮局长原季文君邀饮。四时许,骑马发。一里,出北门,西南行。二里,有废城。乾隆三十三年筑,徙安西府治之。南门屡灾,复居旧城,即今城也。五里,过苏濑河[即今疏勒河]。日苏濑,日素尔,日疏勒,日锡拉,日苏拉,曰西喇,均一音之转,蒙古语黄也。河出肃州祁连山,西流,经五个山。又西北流九个达坂之西,出牛尾山口,至于达坝,有昌马河[疏勒河流经玉门市昌马乡一带称昌马河]出于苦峪,东北流来会。过坝,东北分一支日巩昌河[‘‘巩昌河”有误,应为“昌马河”],经上东渠、下东渠至塔儿湾,潴为草湖,没于沙。正流由北而西折,四道沟、城河自东来会。五、六、七、八、九、十诸沟,以次入之,而苏濑之水始大。至布隆吉尔,布隆吉尔水来会。又西受窟窿河之水,经安西州西北,至敦煌县北境,会党河。西北注为黑海子,即蒙人所谓哈喇淖尔也。
河每岁冬令结冰,至来春二三月解冻,即引水入渠,以资灌溉。水尽于,九月水复满,以农事毕而渠水放也。春间冰将开时,车马过,每易陷入,底为流沙,不易出,辄丧生命。故县署为防范计,备有差役,专司引路。此等人均熟悉路径,彼苟谓不得行,便不可行,虽耽搁数日可也。余今日,适遇解冻之时,水势颇大。水深及马腹,恐濡衣履,乃改坐牛车以渡,以牛车高大也。河宽约一千米突[长度单位米的旧称],有水处不过三十米突耳。河西岸有敕建龙王庙一所,有御制碑文。其北有得胜墩,过此行戈壁,极目无边,如泛沧溟。五十余里,至石窑子[在甘肃安西县西北的北戈壁滩中,甘新公路西侧],土屋二家,只供人暂息,不能尖宿也。三十里,白墩子,住。
此地有车店三家,居民三家,其人皆系曩昔从征出关,羁留于此者。辟地百余亩,藉泉水以灌溉。东隅有烽墩,矗立阜上。附近沙丘起伏,又多硷地,惟道路尚称平坦。
自安西至哈密间之道路,于左宗棠西征时始大通。当时出兵计分两路,一由肃州之三道沟,北行至镇西(此道于阳关故道废后始通行,有站口,有水草,今站废,惟运货骆驼间一行之),其一即吾人所行之路也。
自安西以西,沿途多沙漠,干燥异常,故车辆白昼不可行,因人马易渴也。而测量则非白日不可,所感困难者,为食品均置于大车内,如彼此分途,则测量人员饮食便觉困难,只得将车辆分为二队前进。甲队于晚间在安西出发,次早到第一站白墩子。而测量者于次早始出发,当午到白墩子,即赖甲队饮食。乙队在安西与测量队同时出发,次午抵白墩子,而甲队俟乙队到后,当晚复从白墩子发,后早至第二站红柳园。测量者于乙队到后,当晚及第三早则赖乙队以饮食。第三午又到红柳园,赖甲队饮食。前后蝉联,向前进行。余乃最先同甲队出发者也。
三月三十日 睛早华氏二十度。午华氏四十五度红柳园地高六千九百呎
晚发白墩子,次早抵红柳园[在甘肃安西县渊泉镇西北139里柳园镇驻地柳园],计行七十里,实测六十二里。傍晚车发,余骑马西北行。数里,过狮子峡[疑在今甘肃安西县柳园镇南的黑山口南]。此地旧本石山,以开道遂凿断为二,中断之处,石壁嵯峨,颇肖狮首,故名。前进,大道两旁多硷地,自如重霜,间有水草,可牧。再进,见远近山脉,峰峦出没,缭如长垣,山色驳杂,不一而足。有黝黑如墨者,近视之,觉阴森迫人,殆古之战场欤?七十里,红柳园,时已在三十一日早三时矣。
红柳园车店三,人家四。有泉水三道,其北有耕地少许,四围岩冈环绕。昨晚卧车中,颠摆异常,以道中多石脉,坎坷不平也。此间东北行,五十里,乾隆沟,有铅矿,俗呼前山。又北马鬃山[在甘肃肃北县北山地区中部],亦产铅,呼日后山。以粮食器用转运甚难,人工昂贵,今已停辍。又西北六十里,花牛山,亦产铅。又三十里,上山子,产金,昔采今废。
红柳园有支路:西南八十里,青墩峡。七十八里,土窑子,渡苏濑河,南日昌呵呵沙石。三十七里,红墩堡。折南六十三里,人敦煌县境。又西九十里,大疙瘩。又九十里,老君庙。折西南一百二十里,石槽子。四十里,敦煌县城。又由红柳园东北过马鬃山,通外蒙古札萨克图汗及三音诺颜汗。每岁蒙古人之来肃州贸易者,均取此道。相传马鬃山有李陵刻字,因僻远未及亲往一观究竟也。
三月三十一日 睛早华氏二十八度.午华氏五十度 大泉地高六千九百五十呎
晚发红柳园,次早抵大泉[在甘肃安西县柳园镇西北70里的甘新公路上],计行七十里,实测五十八里。今晚向西北行。凿石成路。车行格磔,山中黑石如碎瓦,利可伤人。四十里,有石凿洞,以庇行人之遇风雪者。十里,小泉[在甘肃安西县柳园镇西北50里的甘新公路上],有败墙数面,无居人。二十里,大泉,有车店四家,泉水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