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间·边缘·对话> 第18章 被镜像封印的自我:对《在轮下》的拉康式解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被镜像封印的自我:对《在轮下》的拉康式解读(1 / 3)

TheSelf,SealedbyMirrorImage:OnBeneaththeWheel

陈颖

ChenYing

【内容摘要】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在轮下》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碰撞与冲突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酿成汉斯·吉本拉特不幸命运的教育体制的批判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本文试从“镜像理论”这个角度,运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对汉斯·吉本拉特性格及其命运进行剖析,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心理根源。

【关键词】《在轮下》;镜像;他者;欲望;自我

引言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著名德语作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小说创作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作为个人的个体,小说内容也绝大多数是个体生命历经磨难、曲折复杂心灵历程的写照。《在轮下》(1906)是黑塞的早期作品之一,历来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控诉德国旧教育制度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它既是作者经历的回顾,更是当时德国青年一代彷徨苦闷、乞求解脱的精神状态的反映。作者把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命运与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对汉斯所屈服的强权:学校、神学和权威,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之前有学者分别从小说人物的双极性、小说人道关怀主题及原型理论对黑塞创作影响等角度对《在轮下》进行了分析阐述,不过总体来说,与黑塞中后期创作的名篇《荒原狼》等作品相比,对于《在轮下》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从后现代的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雅克·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探究小说主人公汉斯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一、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与汉斯的“自我”确立问题

(一)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所谓“镜像阶段”(MirrorStage)是指6至18个月的婴儿逐步能够在镜中辨认自己身体的形象,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这一认同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首先,婴儿见到镜中的自我并将它认同成一个现实存在物,但尚不能区分镜中自我与自己及他人之间差别。其次,婴儿发现镜像不是物体,而是他人的影像。他能够区分影像与他人以他人的现实性,但不能区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

最后,婴儿认同镜中的自我,确认自己身体和身份的同一性。

拉康的镜像理论表明主体通过“镜中自我”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完成真实身体认同“镜中自我”的身份确定过程。“镜中自我”是他人眼中的“自我”,而不是真实自我。镜像理论反映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拉康的新发现是,镜像认同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所以,从一开始,婴儿建构自我的行为就是异化的,就是在对无数他者的认同中实现的。

(二)汉斯的“自我”确立问题

在拉康看来,镜像是婴儿通过成像或自恋认同建立起来的“自身托付给自身的自主的幻象”。认同的结果便是把镜像这一他人视为了自我。自我最初就是在他人的形式中出现的。由于主体所关注的是他人的承认,成为他人所希望的那个样子,像他人一样生活,所以主体只是留意于“他者作为自己的形象”,并想象“自己作为他者的形象”,自我形象本身却被忽略了。

这一理论反映了人的可悲性:人不能直接从外在于自己的地位来看自己,他只能借助于自身通过媒介物的映象来认识自己。

镜子是主体确认自己身份的媒质,由一连串的能指符号组成。在《在轮下》中,汉斯的父亲、校长、牧师等人以及好朋友赫尔曼·海尔纳无疑充当着镜子的功能。汉斯是没有自我的,总是过分关注他人的承认。在汉斯那里,只有他人的关注和承认才是找寻自我、确认自我的唯一途径。

“教师、校长、邻居、本城牧师、同学,人人都承认这小伙子聪明伶俐,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去参加邦试看起来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取得邦试资格本身就是一件无比自豪和值得炫耀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作为镇上唯一的候选人。邦试,在他看来这条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父亲、校长等人的期望,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满足他们某种体面的虚荣心,对于汉斯自己而言,邦试这个机会还存在着其他的巨大的诱惑,一种“狂妄而又幸福的预感”—“似乎他真的和那些脸蛋胖胖的、性情开朗的同学们不一样,比他们高明,而且有朝一日也许可以从遥远的高处傲视他们”。而当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邦试回到家乡后,他任凭同学们羡慕他;他把刊登自己通过邦试喜讯的报纸仔细收好,“放进口袋,一句话也不说。但内心充满自豪和欢快,几乎要爆炸了”。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这么顺利,在进入神学院与赫尔曼·海尔纳相识以后,汉斯迷失了。

因为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