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胡雪岩官商智慧全集> 第16章权重如山,财流如水(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权重如山,财流如水(3)(2 / 3)

案“无枉无滥”,杨昌溶就拟罪名上报清廷刑部。

但是杨菊贞根本不相信弟弟会做出这种事情,杨乃武亲拟诉状,她走了两个多月到京向都察院控诉,但是都察院非但没受理此案,还派人将杨菊贞押解回浙,杭州府和浙江省重审时都维持原判。杨菊贞准备二次上京时,家中已经一贫如洗。这时,胡雪岩慷慨解囊,赠给她200两银子,这笔银两成了杨菊贞二告御状的救急钱,还专门拜访回杭州老家办理丧事的翰林院编修夏同善,向他诉说杨乃武、小白菜的冤情,要求他回京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向同僚进言,帮助重审此案。

1874年,杨菊贞陪同杨乃武之妻詹彩风、杨乃武之子荣绪与姚贤瑞再到京城拜访了夏同善,在他的指引下,又遍访在京的浙江籍大小官员三十余人,接着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投诉。同时夏同善多次访问大学士、户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稣,恳求他去刑部查阅浙江审理该案的全部卷宗。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亲下谕旨,重理此案。但是审理此案的人又滥用酷刑。1875年,给事中边宝泉上奏异议,夏同善等浙籍京官联名上书,要求提京复审。1876年,葛品连棺木移到京城,刑部开馆验明他是病亡,这个案子才算真相大白。

虽然胡雪岩与杨乃武等人无亲无故,但他不仅提供了杨菊贞等人上京的路费,还积极联络朝中的官员,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洗清冤屈。这些完全都是路见不平的仗义之举。如果没有他的鼎力相助,在当时官官相护的背景之下,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情恐怕只能埋于土下了。

正是因为有一颗关心百姓疾苦的心,才使得胡雪岩不畏惧权势,敢于提供资金给委屈蒙受不白之冤的杨菊贞,让他们进京诉说冤屈。虽然这件事流传千古,连几岁的孩童都可能听过。虽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胡雪岩并没有打算让他的名字会在时间传颂。他的无心之举,让他的美名流传万里。正所谓做者无意,看者有心。胡雪岩的行为让人们再一次重新认识他,认识那个心系百姓的正义商人。

开仓放粮:千万别做“独行侠”

“独乐乐”比不上“众乐乐”,不论一个人拥有如何完美的名气、节操,拥有多么雄浑的钱财,都不要一个人自己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只有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从而招来麻烦和灾害。

胡雪岩在官场和商场上打拼,可谓是春风得意,但是树大了容易招风。听说胡雪岩在京城升了官,一群难民围集在了阜康钱庄的门口,胡雪岩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堵在阜康,不愿散去。

原来,眼看着胡雪岩官商通达,既升官又发财的,难民们想得到胡雪岩的救济。一听说是这个原因,胡雪岩反而松了口气,于是二话没说,便答应出银子,开仓放粮。胡雪岩很是爽快,谭则云却不一样了,听到要开仓放粮,马上就心疼起来,胡雪岩见状,干脆叫谭则云连着开仓六天。

胡雪岩想得很明白,就是赚到了钱,要学会与人分享。关于“分享”这个观念,中国人向来都是有的,当一个人赚到钱的时候,就要拿一些和大家共同花,否则身边肯定有人会不高兴。当然,也有人会和谭则云一样,你高不高兴与我何干?其实,这就是看事情的两种态度。谭则云把事情弄得紧绷化了,这是没有好处的。而胡雪岩在事情发生时,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想着解决问题。既然大家有了围集的举动,抱怨的情绪,那这就证明胡雪岩平日里做得不够,做的不到位,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应该弥补起来,这样就能够轻松的化解矛盾,只是花掉自己一部分钱,赢得旁人的愉快,继而自己也愉快,为什么不呢?

而且,被称为东南大侠的胡雪岩又是一名官员,慷慨一些,为百姓做点事,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找来官兵遣散他们,只会让胡雪岩惹来更多的怨言和非议。谁也不愿意做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这当中可能有自己的原因,也有更多其他的因素,例如环境。在那个年代里,大批难民的涌现,是因为战乱、因为腐败。胡雪岩有机会,赚钱当官,虽说能力有限,不能救济天下所有的穷人。但是救济一部分还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从胡雪岩开仓放粮的例子可以看出,当你的人生有特别表现而受到别人肯定时,千万要记住——别“吃独食”,别做“独行侠”,否则这份荣耀会给你带来障碍。

有一位列森先生很有能力,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公司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十分荣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表示祝贺,而且,单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若是得到了什么奖励,一定请大家吃一顿饭,以答谢大家。其实所请的人不完全是对自己有过帮助的,基本类似于单位部门的小聚会。但是列森认为自己得奖是自己的能力所在,和别人没有关系,于是就没有请客。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下属,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不去,并回避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