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现在很后悔自己当时糊涂地把自己嫁掉,在不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下就着急结了婚,现在想想自己连晟的恋爱经历都不知道,晟的为人自己也没有仔细地考察过,欣越想越感觉自己可悲,欣暗暗发誓对待下段婚姻或恋情,自己一定要知己知彼,用心来爱,用爱来嫁。
爱情只有随时关注,才新鲜多彩。许多人认为,恋爱是开始,婚姻是结束。似乎一结婚,以后的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无须费心。于是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代替了琴棋书画;吵架拌嘴代替了甜言蜜语;洗衣做饭代替了花前月下;相互猜疑代替了灵犀相通。婚姻让他们感到乏味、枯燥、烦琐、庸俗,感情产生危机,生活出现问题。任他们恋爱时如何情投意合,结婚时如何“门当户对”,这时全都白搭。其实婚姻也需要爱护、关注。当它产生裂痕时,需要你细心地修补;当它变得单调时,需要你用心装扮。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如果女人想知道对方以往的恋爱经历,可通过旁人来询问他的恋爱史,看他对爱情是不是忠诚。再就是通过聊天,有意地聊这方面的话题,看他的看法和观点跟你的要求是不是相符合。态度要婉转,提问时要选好时机,要自然切入。你可以先询问他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人,然后慢慢地过渡到你的正题:以前有没有谈过恋爱?要自然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的情况出现。只有等都了解清楚后,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婚姻需要的不仅是一枚戒指,一句“我爱你”,一张结婚证书,当你愿为婚姻投入,为婚姻负责,对婚姻关注时,也许,你就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结婚是男女的资源重组
人为什么会产生结婚的念头呢?如果单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话,人们很快就会想到“经济规模”这个词。更为关键的因素是具有不同专业优势的、在能力以及收入方面有很大差别的男女,可以通过婚姻这种方式,使自身或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这是婚姻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除了分工,互补性也是婚姻可以达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婚姻更应该是人生的一次优化组合。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上的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而根据1+1>2的理论,两个人走到一起必须是能够优化的一对,才能产生>2的效果。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就代表各方面的生活要资源重组,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两个自由的男女一旦结合,就等于成立了一间家庭责任有限公司,要对自己和对方的人生进行重新规划。
帕累托最优概念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他在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在描述经济社会的理想时,经济学家都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但是,现实中婚姻生活怎样体现在帕累托最优上呢?
过去,婚姻被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现在,帕累托最优已成了经济学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它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它体现的婚姻定义是:一种两人之间的最有助于双方最佳发展的关系。婚姻无疑是目的性很强的经营活动。从经济学上说,家庭至少保留了以下经济功能:生产功能——不是生产孩子而是生产情感,而且一般适销对路。消费功能——能达到规模效益,两人合买一套房、一张床更划算。保险功能——保险公司虽多得任你挑,但这个世界最可靠的还是你的另一半。风险投资功能——当你找到最合适的项目时要将其他项目抛弃掉,但这仍不能保证你不会破产。
婚姻,其中的得失并非爱情和承诺所能解决。在每一对两情相悦的男女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市场竞争与优势互补;每一份稳定的婚姻背后,都涉及双方资本的产权重组和兼并收购。不同的婚姻体现的资源也不同,组合下来的效果也不同。
如果是德好无财的女人与因才而财的男人组合。这样可以既可以享受财带来的富裕康乐,又可以用德保证财取之有道;既可以用男才补女才,又可以公德教后代。
如果是貌美无财的女人与德财兼备的男人组合。女人无财便会对物质的欲望增强,甚至会达到失德的地步,但她有姿色,这是资本,可以找到有财的男人。而光以姿色换男财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时如果有德财兼备的男人相配合,那便可以在满足貌美女人的物质欲望后,还能保持或回归到德优的境地,从而达到两者整体获益的效果。
婚姻是时间精力资源的投资,机会成本无限增长,而家庭生活就演变成了无穷的幸福。任何人对自己的婚姻都要用心经营,因为在婚姻中,没有一个人能输得起。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美满,和对方白头偕老,荣辱与共。希望对方从此对自己忠诚不二,成为人生旅途中最信得过的伴侣。
红与斌是一对新婚夫妇。他们婚后每月都把支出预算出来,比如按揭款、水电煤气费、话费、生活费、交通费等,他们渐渐发现两个人的生活开支比自己单身的时候还要少。然后他们制订了一些计划,每月两人的工资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