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矛盾产生的源泉,爱情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工具;婚姻是困难生活的开始,爱情是克服困难的最佳方式;婚姻是痛并快乐的磨砺,爱情是永不懈怠的最佳动力。
爱情和婚姻,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爱情重感性,婚姻重理性,爱情和婚姻的完美结合,才是刚柔并济的阴阳融合之道。然而,爱情,不是婚姻的唯一前提,欣赏、喜欢、崇拜、友情、同情……都能成为婚姻的感情基础;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唯一归属,同居、怀念、痛恨……都是爱情的表现形式。
于是,结婚,还是不结婚,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女人,为什么如此爱结婚?
上海小姐白流苏,28岁婚姻失败,身无分文,来到香港,备受亲戚们的冷嘲热讽。后巧遇多金单身汉范柳原,情场高手的他,不愿结婚,希望她当情妇,心高气傲的她,渴望合法的婚姻地位,于是展开智慧的较量……老天眷顾,在日军的轰炸下,两人真心相见……
看完张爱玲的这部《倾城之恋》,合书一想,整个故事,就是白小姐费尽心机想嫁人!再想,也对,一代红颜,日渐凋落残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嫁人,还能怎样……
感慨之余,打开电视,正在热播《大女当嫁》。主人公姜大雁,33岁的大龄剩女,原本非常个性,两句话就能把人贴到墙上去,却在父母的压力下,走马灯一样相亲,尝试了成熟的公务员、留洋的银行高管、风流的老名人、稚嫩的小伙子、稳重的男上级……就是想把自己嫁出去!
似乎,女人一直是结婚的狂热分子!
不禁奇怪,旧社会,没有独立地位,靠男人嫌钱养活,所以爱结婚,急嫁人,怕嫁不出。现代社会,女权发展,能顶半边天,和男人一样赚钱养家,却还要承担无休无止的家务,面对漠然的老公,与小三和情人争风吃醋……成本依旧,收益下降,幸福渐少,无奈渐多,为什么还那么爱结婚呢?
小时候,光屁股玩过家家时,就认为结婚是神圣美丽的,婚姻是最终归属,家庭是一生最重要的事儿。长大后,她更坚定地认为,婚姻是划算的:
合锅拼灶,比单身生活的成本更低廉,效益更明显,可谓实惠滋润;法律提供“婚后财产一人一半”的承诺,更是让下半辈子有了基本保障,即使不幸遭遇一个“畜生”,社会道德也会使其陷入万夫所指的境地,经济、法律、道德的三重保护,令她心里踏实。
“男主外,女主内”,“你挑水,我浇园”,“我生孩子,你赚钱”,黑白脸战术,合力打拼,都能有效实现家庭效益的最大化,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位置。
丫头时期,就得到“女人是弱势群体”的信息暗示;青春期,就有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肯定判断;刚成熟,就有了“女人随年龄贬值”的担心,无法忍受从“挑人”,沦落到“被挑”,便急于找个人,为年老色衰后买单……“不可因疾病、衰老、贫穷而抛弃对方”的美好誓言,硬是把恐惧降到最低。
经济上的规模经济,管理上的科学分工,心理上的安全感,还不足以把女人变成结婚狂人。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妊娠生育!这是无法替代的历史责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虚弱的月子、抚育的艰辛,使女人无力单独完成该项重任,婚姻提供了传宗接代的最佳方式,人类繁衍的最佳载体。于是,她着急钻进婚姻的保护壳中,以免成为高龄产妇或未婚妈妈。
“结婚就是负责,负责就要结婚”,这个寄生或共生婚姻关系理论,也让婚姻成为验证男人真心的利刃!环境带来的惯性思维,更使她坚定认为“成功的男人,运作项目;成功的女人,运作男人”。内心深处,渴望在婚礼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渴望因夫而贵,渴望成为其他女人艳羡的对象……上述种种,带来了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使婚姻成为其下意识行为,已不再考虑为什么结婚,有没有必要结婚,而是和什么人结婚,怎么结婚,最终进入“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怪圈。
就这样,婚姻,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人生的寄托和终点。运气好,糊涂一世也是幸福;运气不好,就像运动员突然停止训练,一下子失去了目标,迅速懈怠。不再精心打扮,不再注意体形,当众哺乳,露齿大笑,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当丈夫移情别恋后,又陷入了无限的怨恨,终日痛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却始终不知道,这是“过于依赖婚姻”的恶果。
其实,这不是女人的错,只有男人,才能帮助女人走出婚姻的怪圈……
男人,为什么不敢“过把瘾就死”?
“我是不会和你性交的,”停了一下她又说,“除非你是我丈夫。”“这个容易,那就是吧。”我说着还是丢了手。“你别勉强。”杜梅坐回床边……“我不是有意考验你,你别害怕。”“我害怕?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怕。”我大声干笑……
在王朔的《过把瘾就死》中,洒脱的他,却对结婚表现出难掩的恐惧。
杜梅想不通,这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什么如此害怕结婚。所以,她需要听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