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Ⅰ> 第30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5)(1 / 3)

前面四种观点,我认为都不足以信。为什么这样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人性的了解。最后两个观点,我觉得可以合二为一,并加以完善。如果刘备是发自内心地从大局出发,让诸葛亮即位,完全可以向大臣们、向天下表明自己的儿子没有这个能力一统天下、兴复汉室。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认为你刘备是一个大公无私、为民着想之人。但是,刘备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相当诡伪之辞——让诸葛亮自己决定。这说明了什么呢?一句话,刘备不敢完全信任诸葛亮,同时给诸葛亮下了个套。

如果诸葛亮真的做到实打实的自取,那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⑴诸葛亮上当了,以刘备的虚伪很有可能把诸葛亮给宰了,连流放和永不录用都不必了。为什么?诸葛亮太厉害,他完全可以去效力其他人,也可以自己称帝。这也难怪乎刘备会“双目如炬,盯朔而半响。”刘备为什么这样,那是因为他在考虑要不要杀了诸葛亮。但一般人看不出来刘备的这种“双目如炬,盯朔而半响”,以为刘备是真的放心诸葛亮。因为,刘备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很少有人能洞穿他的此举。只是,诸葛亮看出来了。所以,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这番话,失声痛哭:“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为什么会失声痛哭?除了对刘备之死的伤心,以及心中说不出的几许无奈与悲哀,还为了自保。

⑵刘备假装放心地死去,但他的狠招得逞,诸葛亮如果即位,就将陷入不义的境地。曹魏集团,甚至天下人会认为诸葛亮是乘火打劫,欺负刘禅,讨伐曹魏的正当性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诸葛亮当即表明自己不会自取,这就是说你诸葛亮得永不背叛誓言。刘备是在逼迫诸葛亮说出这句话。就算以后你诸葛亮背叛了,那只能说明你诸葛亮早就心存不良,你以后搞自取只能让天下人痛骂。

纵观历史,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家天下”的主张,刘备身处于乱世,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刘氏天下,不可能就这样拱手让位给别人,就算诸葛亮也不行。当时,诸葛亮的智慧谋略之高,他的声望之好,几乎无人可及。再看看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势单力薄,才疏学浅,怎么不让人担心?我相信,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所考虑的。比如,汉武帝确定让刘弗陵为太子后,不惜杀掉钩弋夫人。尽管钩弋夫人一个劲地哀求,但汉武帝毫不心软,声色厉俱地表明态度:你钩弋夫人必须得死。钩弋夫人死后,有一天汉武帝就问他身边的侍从对处死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侍从说都要立他的孩子为太子了,为什么还要处死她。汉武帝说历史上的国家内乱,大多起因都是皇上太年轻,而做母亲的正当盛年,太后掌权,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的事吗?因此,在汉武帝晚年,所有为他生了孩子的女人,全都被他给处死了。

刘备这样给诸葛亮来了狠招,搞权谋,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其实,刘备这样的举动并非他原创,那个刘表托孤就是这样,所以,刘备就给抄袭了,用来对付诸葛亮。果然,诸葛亮尽其一生都没有称帝,而是一心一意地辅助刘禅。不过,我们若是从做父母的这方面去考虑,刘备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要更容易理解一些呢?

第三件事,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很多人对曹操的印象不大好,不喜欢他,这其实是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这样说,曹操乃生性多疑、奸诈之辈。不仅如此,他还大逆不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将皇帝给绑票了。但是,诸葛亮呢?我觉得他也是如此——只不过他挟持的是蜀汉后主刘禅。

诸葛亮比曹操精明,他的挟持做得很到位,用《三国志》中的话来说,就是“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不知道曹操看了会有何感想?“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试问几人能做到?不过,《三国志》里说这段话真的挺让人寻味的。我们先来看“专权”跟“行君事”,这说明诸葛亮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几乎跟“国君一样了”。再看“不失礼”,这说明诸葛亮不做非分之想。或者说,就算有非分之想也不会让人识破。换句话说,他没有“取而代之”。不仅如此,诸葛亮的这种做法,居然没人会怀疑到他的忠诚。看看曹操,随时随地都让人觉得他就是篡汉的阴险无耻小人。其实,这对曹操还真的“有点不公平”。诸葛亮的谋略之深,曹操岂能比拟?

实际上,尽管诸葛亮做得如此有水准,也是有人劝进他称王的。这个人是谁呢?李严,李严也是刘备临终前托付重任的大臣之一。诸葛亮辅助刘禅的时候,他就曾写信劝之,信上这样说道:“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三国志·李严传》)李严的意思再也清楚不过了,他看到诸葛亮如此受国人尊重,权力又是这么大,心里或多或少是有私心的,如果诸葛亮听了他的建议,那对李严自身也有好处。试想一下,如果皇帝都同意你称王了,那表示皇帝都拿你没办法了。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曹操,当时汉献帝不也是心里极不乐意,但不得不封曹操为王吗?还有那个孙权,此人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