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世界,青年们都有较强的自立意识。美国一位有名的富豪,为自己大学毕业的孩子举办了毕业酒会。他举着一杯100美元的酒,对众人说:“我今天真高兴,因为从现在起,他应该落到地面,自己走他的路了。”
这个富豪之子,只身到了纽约,租了一间小公寓,自己闯荡江湖。23岁的他,再不要父母的呵护,不要父母的供应,而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向着成功的阶梯攀登。
在亚洲国家,受西方观念影响最深刻的日本也是如此。在日本,不少大学生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向父母要钱是件不光彩的事。”日本是个重教育的“学历社会”。进入大学学习,学费、书费、生活费用不少。大学生们普遍在业余时间打工,勤工俭学,来贴补学习费用。他们认为,除必要的费用依靠家里提供外,应尽量自己解决读书的各种开销。他们认为向大人频频伸手很不光彩。男同学向家里要钱,更怕女同学看不起他。即使是家境极好的学生,也耻于得到父母的资助。
自立是能否成为富人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个观念在美国很受重视,美国家庭会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美国石油家族的老洛克菲勒,有一次带他的小孙子爬梯子玩,可当小孙子爬到不高不矮的位置(不至于摔伤的高度)时,他原本扶着孙子的双手立即松开了,于是小孙子就滚了下来。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恶作剧,而是要小孙子的幼小心灵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是连亲爷爷的帮助有时也是靠不住的。意味可谓深长。
然而中国对这种自立的观念并不是非常重视。早在1992年,就有3位经济学家对拥有15万元以上遗产的继承人纳税记录做了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已停止工作的竟占20%。他们的结论是:“很多有钱人不知不觉地就把他们的孩子搞垮了。”如今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倘若自己的小孩子摔倒在地,父母都会心疼不已,连忙扶起来不算,还要咒骂一下地板,以给孩子出气。而就算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还要一直给孩子操心出钱供他上大学,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给他安排工作,工作之后又会操心给他买房子。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父母,究其原因也许就在于中国的父母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自立独立的人。
而自立独立却是一个企业家、成功人士所必备的条件。如果富起来的第一代们在致富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为防止第二代们受苦受累就百般溺爱,那第二代只能是垮掉的一代。试想:自己具备的自立自强的品质不传给下一代,下一代要以什么品格来接手一家企业呢?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独立自主个性和自立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是处于天堂云乡,你也必须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爬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习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必须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前进!
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心理学家布伯曾用一则犹太牧师的故事阐述一个观点:凡失败者,皆不知自己为何;凡成功者,皆能非常清晰地认识自己。失败者是一个无法对情境作出确定反应的人。而成功者,在人们眼中,必是一个确定可靠、值得信任、敏锐而实在的人。
成功者总是自主性极强的人,他总是自己担负起生命的责任,而绝不会让别人虚妄地驾驭自己。他们懂得必须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有灵活运转的策略。他们善于把握时机,摸准“气候”,适时适度,有理有节。
人生中,有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东西,能辩证待之,方能取得人生的主动权。善于驾驭自我命运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生活道路上,必须善于作出抉择:不要总是让别人推着走,不要总是听凭他人摆布,而要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调控自己的情感,做自我的主宰,做命运的主人。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决定于你自己。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在高远处闪光;你得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你得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不应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不该信奉什么神仙或皇帝,你的品格、你的作为,就是你自己的产物。
的确,人若失去自己,则是天下最大的不幸;而失去自主,则是人生最大的陷阱。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得多。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不仅自己如此,也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没人能让自信的人真正倒下
激情的人生总是会有一种自信陪伴,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因为自信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所需要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