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已经渐渐初显夏日的峥嵘。
北京的暴雨刚刚歇下,太阳就出来了。
杨浩跟在何老的身后走在清华大学的教学楼前,好奇的打量着每间教室。
毕竟是大学,和六安那地方高中一比简直是一者在天一者在地。
学习氛围也不一样。
还记得高中那会,每节下课都有不少差生扒在楼栏杆外抽着烟。在这里却是见不着,大多都行色匆匆的赶去学习,生怕浪费时间。
“小杨,今天是你第一天来上学,我再给你交代一下。”何老回头瞅了一眼落在后面的杨浩,停下了脚步。“既然你想来上学,就不能混日子。我和你的辅导员打过了招呼,你从大三开始,挂科要补考、如果期末成绩不合格,也会拿不到毕业证的!”
杨浩连连点头。
他说他想来上学,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这一辈子,杨浩只在高中呆了一两年,连个小学毕业都算不上。
从前就想上学,只是因为家境所致。老瞎子教的古玩知识虽然多,但毕竟不如学校里面的知识更加系统。虽然说如今灵气已经没有了消失的可能,但还是有这么一句话——艺多不压身。
如今杨浩了无牵挂,自然想到大学里面走一遭。
陈达才知道杨浩去上学的打算之后,差点没有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不过何老倒是举双手赞成,毕竟每个长辈都希望晚辈多学点知识,将来为国家做点贡献。
话说来这学校上学可不是那么容易。
按照一般的程序,只有经过高考、自考,像是杨浩这种插班生倒是很少见。
要不是何老和陈达才在背后运作的话,想进来,还真没有可能。
“你可不是来学校镀金的,我已经和你的辅导员说过了,让他多关注你一下。别以为你是中途插班进来的,就有特权。”何老拍了拍杨浩的肩膀。“明白了没有?”
杨浩当然明白。
何老这话说了都快一百二十遍了,听的他耳朵都快长茧了。
杨浩选的是古董鉴定专业,将来毕业后不但可以从事专门鉴定古玩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参与考古。
说着,何老停在了一间教室门前。“进去吧,这就是你的第一节课。”
杨浩推开了门。
教室里面五六十人齐刷刷的昂起脑袋,把目光透向了门口。
不知怎地,杨浩突然有些紧张。
讲台上的讲师对着杨浩招了招手,杨浩赶忙走了上去。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插班生,来,你来介绍一下自己。”讲师冲着杨浩点了点头。
这对杨浩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点了点头,站上了讲台。“呃……我叫杨浩,今年二十二岁。”
讲台下一阵哄笑。
讲师似乎也看出杨浩不擅长这种场合,只是随便的点了点头。“可以了,现在开始上课。”
古董鉴定专业对于杨浩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英语和高数。
所学的内容大多都是和古玩相关类的知识。
大概有:古代玉器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中国书画、文物造假揭秘……课的内容虽然是平淡,但是对于古籍、典故信手拈来,而且大多都是相关的故事。
其实古玩真正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些背后的故事上面。
一件古玩或许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背后的故事却赋予了这件古玩精彩特别之处。
就拿和氏璧来说。
历史上比和氏璧更好的玉石也不是没有,而且和氏璧偏偏还缺了一个角。按照中国人宁为玉碎的习俗来说,和氏璧非但没有因此贬值,它的价值反倒更高了。
正是因为群雄逐鹿,所以这赋予了和氏璧无价之宝的地位。
除了古玩背后的故事之外,很多古玩得到的过程稍加修饰一下就能够编成一部精彩的书籍。
杨浩在认真听课,倒是其他学生对于这位新同学好奇的很。
早在一天前,就有某些消息比较灵通的学生从辅导员那里打探到了一些消息。
这位插班生似乎只有高中文化,而且高中还没有毕业,能直接插班进来,多少还是靠走后门的。
要问这些消息哪来的?
杨浩的资料都摆在了辅导员的办公桌,正好被有些同学给瞄上了。
不少人都对这位新同学好奇的很,今天见了面,倒觉得完完全全是个土鳖。
这也不能怪杨浩,实在是因为杨浩穿的实在是太正式化了。
一身笔挺的西服,头发梳的是一丝不苟。再加上红领带和白衬衫,完全不像是一个学生的打扮,反倒像是卖保险和推销员。
课堂上一片窃窃私语和暗笑声。
“下课!”
讲师拍了拍书本,随手关掉了身后投影仪。
不少学生还回味在刚才的故事中,一抹倩影掠过教室门口。靓丽的身影让这间阳盛阴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