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读《冰鉴》一书的过程中,黑铁胆想,自己现在是白沙集团的董事长了,以后不仅要读心识人,更要识人用人。
把《冰鉴》整个背了下来后,黑铁胆就断定王大森一定是研究过这部书的。
黑铁胆想,自己现在是一把手,他一定要把那些真正有胆有识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张大彪这几天又回到了西山,因为西山县有个大的工程。他发现黑铁胆这些天在背《冰鉴》,就笑着问,老大,这本书有什么好,我看你可是在下苦功啊!
黑铁胆就同他谈了一些书中的观点,张大彪听罢颇感兴趣地说,老大,我现在好歹也是一个小领导啊,观人识人用人,我也需要啊!可惜,我的文化水平太低,我看不懂啊!老大,你能不能找时间给我讲讲,或者是翻译一下。让我也进步进步。
黑铁胆说,好啊,彪子,只要是想读书,咱们就可以随时在一起探讨。
张大彪说,拉倒吧,什么探讨,我就是你的学生。
黑铁胆说,小子,也学会谦虚了?
张大彪说,我知道自己的斤两。
黑铁胆说,好吧,今天哪,我先给你说说《冰鉴》里的《神骨篇》。
张大彪说,神骨,一听这名字就厉害啊!
黑铁胆笑笑说,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张大彪摇摇头说,老大,还是用咱们西山话翻译一下吧。你能不知道我的水平,这些话我能听明白?
黑铁胆就说,好啊。听我与你慢慢道来。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内容的糠皮了,但稻谷的精髓——米。仍然存在。”这个精华,就是人内在的精神状态。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山岳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支撑人体的骨骼。
一个人的“神”,主要集中在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与否,主要体现在一张面孔上。像工、农、兵、商等类人士,既要考察他们的精神状态,也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读书人则主要是考察他们的“神”和“骨”。神和骨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巍巍立于门外的大山。打开大门,山势自然尽收眼底。“神”和“骨”是从外表考察人物的第一要诀。
古人把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
考察一个人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一点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尖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
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区分。
张大彪说,这个曾国藩,说的很在理啊!
黑铁胆说,那当然了,要不,人家能当上两江总督?
张大彪说,铁胆啊,再给我批讲两段。
黑铁胆就接着说,曾国藩说,要考察人物的精神,那种故意振作的状态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而那种看起来似乎是故意振作,却又可能是真的精神抖擞,就难于识别了。精神不足,会在神故意振作之后中断。如滴水一般;精神充足,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道家修身炼气所讲的“收拾入门”,用在考察人物的精神上,就相当于是。
在行动时,要看他潇洒豪放的气概有几分真,几分假;在静心安坐时,要考察他的静中是否有浮躁。小心谨慎的人,要从他力所不及的事中去考察,表面上是小心之人,却处处表现得思考不周密细致,这就是表面细心、实质上心思欠周密的人。大胆豪放的人,要从他能完成的事情中去考察。表面上粗枝大叶的人,在行动中却处处留心细节,不轻率行事,实质上是他粗中有细、不轻率冒进的缘故。粗细两种表现实际上是从外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