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玉问,铁胆啊,你是说这个作家杰克做不到低调的奢华?
黑铁胆说,是啊,他做不到,他总是超负荷地高调。也就是说,他的生活,那就是一场透支的高调。
杰克认识到他必须成为脑力劳动者,决定要上大学。于是仅仅小学毕业的他进入中学学习,他这时19岁,比同学高出半头,他认为自己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花费三年时间,一年后他进了一所实习学校,预备当年秋季的入学考试。
杰克进步得太快了,一月之后,学校说他一定得退学,因为照他那样拼命的样子,四个月就可以修完两年的课程,给大学知道了,有损于该校的名誉。
在随后的12个星期里,他把自己锁进卧室,坚持每天学习19个钟头。身体和脑筋极度疲劳,眼睛开始发炎,但他决不退缩,终于如愿考上了加州大学。但由于生活困苦,杰克无法上完大学,只好又去打工。他发誓要把自己锤炼成一个“男人中的男人”。
早年的流浪时,为混到一口饭吃,杰克练就了能让所有人感动的编故事技巧,以博取同情心。他由此感到自己有文学潜力,从此决计走创作道路,并发誓要成为一个大作家。目标一经确定,便立即付诸彻底的行动。
杰克决定从知识和写作能力两方面来提高自己。他开始了向哲学、历史、生物学、进化论以及100种其它重要学问的同时进攻。世界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在《杰克.伦敦传》中对杰克的读书情形作了精彩的描述:他像一头饿狼“把牙咬进书的咽喉,凶猛地摇摆,一经把它征服,就舔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嚼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所有纤维和肌肉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有它的力量补养他,然后告一段落。”
在众多的哲人中,他尤为崇拜达尔文、斯宾塞、马克思和尼采,对他们的著作烂熟于心。在文学上,他更是潜心于他所谓的三大天才,莎士比亚、歌德和巴尔扎克,对于他们的作品更是一字一句地朝夕诵咏。
他对众多门类的知识作了大量笔记,在他那组织完善的参考图书室中堆起了一列一列的资料夹子,他的房子成了典型的“书巢”。为提高写作能力,增加词汇量,他把书中的生字写在一片一片的纸上,贴满窗帘、衣架、柜厨、床头、镜子和墙上,这些字条,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他随身带着笔记本,记下了所见所闻,他还对读物作卡片索引。日积月累,他不仅学到了文化,还积累了大量词汇,储存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材料直到他逝世时都没用完。
只要他的身体状况许可,他一天要干上19个钟头,每星期工作7天。即使这样,他也对每天那不得不用以睡眠的5个钟头恨恨不平。
好书的作者自己必须是一本诱人的书。杰克正是这样,阿拉斯加的雪原,育空河上的坚冰,热带海洋的风暴,重压下人们的挣扎使他的不屈的拼搏之气更加浩荡,而成千上百种的学问和文学大师们的经典论著更使他的眼光越发锐利,而这一切又统统溶铸进他那支忽忽有生气的大笔。于是在他的笔下便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令人吃惊的以“死的诱惑”为语调的渴望生命、向往冒险的奇异世界。
杰克不分昼夜地拼命写作,常常一次就投出几十篇稿子,像一挺瞄准编辑、出版商怒射的机关枪。但一开始很少被采用,即使偶尔发表了,稿酬也极低,一篇短篇小说只能换回5美元(他成名后一般每个短篇为800美元)。蛤他望着成堆的退稿,摸着干瘪的口袋,听着肠胃咕咕噜噜的喧哗,一点也不气馁,仍是一头埋进读书和创作中。终于在1900年,《狼的儿子》的出版使他名声大噪,他粗犷、刚健、质朴的风格使人们为文坛上这颗耀眼新星而眩晕。
杰克正是有意将狼人格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中国被一些学者认为人格最为完美的陶渊明,他的理想人格是闲静少言、不幕荣利、崇辱不惊、超然物外,与杰克的狼性人格相比,是静与动的不同,守与攻的差别,东与西的分野。
杰克对狼是情有独钟,印弟安人把侵略成性的白种人叫作狼,而杰克以此为荣耀。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狼的儿子》,两部动物小说《雪虎》和《荒野的呼唤》讲述的分别是狼变成狗和狗变成狼的故事。他花了8万美元修建的别墅取名为“狼舍”。他的爱犬是“褐色狼”。有时他的签名干脆就是“wolf”(狼)。
如玉啊,透过杰克的学习和创作劲头,一股孤独、跳跃、不屈不挠的狼的精神是不是显而易见的呢?
白如玉说,狼,绝对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黑铁胆说,杰克这头狼可是一个多产作家,在他16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写了51部作品。包括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3部剧本,以及政论、随笔、特写等。
白如玉说,16年51本,平均一年3本多啊,高产啊!
黑铁胆说,1900年他描写北方淘金者生活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狼的儿子》出版,获得了极大声誉和优厚收入,他继续发表系列“北方故事”,开始立足美国文坛;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