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九天揽月> 第3章 迈出人生的第一步(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迈出人生的第一步(1)(1 / 3)

童年时期的欧阳自远,是自由和快乐的,月亮也在那个时候偷偷进驻了他的心灵,从此,月亮就成了欧阳自远一生的向往与追求。

步入青年的欧阳自远,正赶上新中国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满腔热血的他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心中梦想,响应国家号召,迈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第一步。也许那时候的他还不曾料到,从此他的人生将变得波澜壮阔、精彩纷呈。

$探寻的乐趣

中国历来重视文人传统,或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恣意遨游,或在古人留下的故纸堆中皓首穷经,自古代至现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不计其数,但能够青史留名的科学家则如凤毛麟角般稀有。及至晚清,废八股取士,兴新式教育,而后五四运动又大肆提倡“德先生、赛先生”,自然科学教育开始兴起,但也并未成为显学。

欧阳自远的成长之时,又恰逢中国的乱世,兵戎相见、刀光剑影,究竟是什么让他对天上的月亮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又通过不断地学习,使之引领并主导着中国的探月工程?难道是因为有家世传承,家庭长辈的潜移默化让他逐步走上这条登天之路?在欧阳先生的讲述下,我才得知,欧阳自远的家庭背景非但与此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欧阳自远的祖父、父亲、叔叔,都是在亲戚开的西药房里做学徒出身,通晓了一些医药知识后,在邻近的县镇里开药房。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和普天之下的百姓一样,就是希望太平、平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所以他们为人处世也是与人为善,做事勤勤恳恳,待人和和气气。

但命运之手往往会捉弄人间,一心憧憬着太平盛世的他们,却生逢乱世。“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几年,中日之间摩擦日剧,一场无法避免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祖父判断家乡吉安恐怕也难以逃脱日本人的铁蹄蹂躏,就带着叔叔到永新开创家业。而欧阳自远的父亲则独立支撑,不断游走,开始了更为艰辛的生活。他先是到了永丰,可没过多久,这里也不太平了,又跑到泰和,再到赣南的兴国。父亲不断迁徙的艰难生活,颇让人唏嘘,但就是在兴国,他却遇到了欧阳自远的母亲。人生际遇,福祸相依,其间的复杂、偶然,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遑论评价。

可巧的是,欧阳自远的外祖父一家也是开药房的。时至今日,欧阳自远还经常和别人笑言:谁说同行只能做冤家,也可以做亲家。

在欧阳自远4岁时,他的父亲独创家业,成立了自己的药房,取名为“九州大药房”。谁都能知道创业之初的艰辛,他的父亲不得不精打细算着每一分钱的支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父亲节省开支,母亲也开始到药房做事,给父亲打打下手。药房里的事情一天比一天多,母亲能留在家里照顾欧阳自远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于是,欧阳自远被送到居住在吉安市永新县的祖父祖母家里。

尽管自幼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但祖父祖母的悉心照顾和呵护,让欧阳自远并未感到一丝一毫的孤单。反而是祖父祖母还有他的叔叔给欧阳自远的人生开启了另一扇窗户,让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祖父祖母都信奉基督教,他们经常会给欧阳自远讲述《圣经》中的故事。每到星期天,两位老人还要去教堂做礼拜。他们所去的教堂是这个小县城里唯一的尖顶拱形、窗户半圆,具有典型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有时刚走到门口,便听见一阵犹如天籁一般优雅、舒缓的琴音,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流洒开来。还有两位来自芬兰的修女,每次见到她们,总能看到她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幼年的欧阳自远,根本不知道芬兰究竟在哪里,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离他很远很远。尽管她们有着不一样的发色、不一样的肤色,但欧阳自远却觉得和她们颇为亲近,这种亲近感不光来自她们的微笑,也因为她们和欧阳自远的名字一样:来自遥远的地方。每逢祖父祖母和教友们聆听赞美诗时,欧阳自远也和周围的大人们一样陷入沉思:耶稣是不是也住在天上?那他是不是见过广寒宫中的嫦娥,与她比邻而居?芬兰究竟在什么地方?她们看到的月亮和我们这里的月亮究竟一样不一样?也许正是童年时期这些不羁的疑问,埋下了兴趣的药引,不断寻找答案,又不断提出新的疑惑,再不断探索,就这样循环往复,让他只想探求更多、更多。

叔叔给欧阳自远带来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天地,他深受庐陵文化熏陶,许多典章名篇全部烂熟于心,尤其写得一手好字,铁划金钩、形神兼具。博学多识的叔叔便成了欧阳自远的启蒙老师,他向欧阳自远传授知识的方法还非常灵活,他会找来一些硬纸片,剪成白酒盖大小的圆形,然后在每个圆纸片上写上一个字。日日东方拂晓之时,叔叔就会教欧阳自远认识在硬纸片上写下的二三十个汉字,并在字形上加以比较,让欧阳自远在字义上反复揣摩。日复一日,欧阳自远能够拼写、识读的字越来越多,叔叔就将教授的内容延伸到《百家姓》《千字文》等。除了学习汉学之外,叔叔还让欧阳自远每天必须做几十道算术题,并在临睡前一一检查,其耐心细致的程度,绝不亚于在药房里给病人切脉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