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的伴郎并没有找队里的人,而是由那群远到而来的军人中挑了两个出来。这两个名额可不是随意给的,而是经过比试的,比的就是谁的酒量大,比的就是谁更会挡酒。当然,这群军人已经做好准备了,一旦冲在最前头的那两个拿下了,那么候补队员随时跟上,保证不让小苏醉倒!
好婆今天也穿得格外的喜气,穿了一件紫红色的棉袄,花白的头发上还卡了一朵红色的绒花,看起来精神十足。站在院子里指挥着桌子应该怎么摆,订下的菜送来了应该放在哪儿,还有那些待客的花生瓜子应该怎么摆盘。
小秀家跟苏家原本就只隔了一道篱笆,现在订下了名份,往后就是更简单了,订婚的前一天小苏更是把那道篱笆给拆了,这样从小秀到苏家更近了,也不用从大门外绕上一回了。
今天办喜事,隔壁乡邻都是自发来帮忙的。老刘阿叔的老婆也来了,一来就打趣好婆:“我说婶婶,你前个几天还在担心小秀找不到好人家,结果一眨眼这好对象就来了。真个是福气的。”好婆笑嘻嘻的抓了一把花生给刘婶。
“这个全是命中注定的,刚开始我也没想到他们两个会看中眼,既然年轻人看中了,那就成吧,好婆我也不是老封建。只要两个年轻人好好过日子就好!”好婆是越看小苏越中意,本来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三岁看老,小苏从小就是好的,将来也一定是好的!
说到底好婆也是有私心的。人家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小秀能干也吃苦,但就怕公婆有比较。小苏父母早去,小秀将来嫁过去了,就是小两口子过日子,到时小两口只要肯吃苦不怕日子不好过。
不过,好婆还是觉得多子多福的好,小苏和小秀都是没有兄弟的,到时只怕要稍微吃力一点,因为没有亲戚好借力。不过,这些全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小秀跟小苏好!到时叫小秀再给小苏多生几个,那人丁就兴旺起来的。
早起就来的,多是帮忙的乡亲,摆桌子扛凳子、挑菜捡菜洗菜,乡亲们是说说笑笑,院子里一团和气。小秀坐在屋子里打扮,听到院子里的声音,不由的恍惚了一下,这样的气氛在以前已经很少见了,城市里的人习惯将自己困在鸽子笼里,就是办喜事也不过是在饭店里热闹一下。哪里还有现在这样的气氛?听着人们一起笑闹的声音,小秀不由的跟着笑了。
打扮好了小秀也没有坐在屋子里装害羞。依着风俗,这结亲的酒席,要在女方吃中饭,然后再到男方吃晚饭。只是这里头有个讲究。订亲的时候,中午男方派到女方去的只有几个,一个是媒人婆婆,再有就是伴郎,再带上新官人,带好了订亲的信物,就这么多去就好了。不过这个伴郎是有数量规定的,连新官人在内,一共要八个!
而女方到男方去,也是一样的规矩,媒人婆婆一个、连新娘子在内的八个小姑娘,还有女方回给男方的礼物。小苏原来只准备了二个伴郎,于是临时又抽调五个,这样连他在内就足足八个了。新官人上门时间不会早的,一般要到十点钟左右才会上门。
因为是订婚,小秀并没有太在意,能帮上忙的都上去搭一把手,一直到快要十点了,才去洗了洗手,整理了一整理衣物,然后跟好婆一起站在院子里等小苏上门。
果然一过十点小苏他们一行人就来了。虽然小苏跟小秀是自己看对眼的,但是这样的场合还是会去请一个现成的媒人来充场面的。而这样的媒人人家也是愿意帮的,要知道媒人做成一对媒,到时新人要请她吃三十六顿饭的。还要请她吃猪大腿的。
媒人领小苏进门,四散喜糖,将小苏带到好婆面前领着小苏叫人。虽然媒人没有正对着小苏讲话,但是这样的风俗小苏还是懂的,于是很是恭敬的叫了声:“好婆!”乐得好婆是笑眯了眼,直道“好!好!”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摸出一只大红包放进小苏的手里。这个是改口费,长辈给的一定要收的。从今往后,小苏就要跟着小秀一起喊好婆了。
小苏到的时候,有点辈份的人差不多已经到了,于是敬过好婆之后,媒人婆婆就带着小苏去转了一圈,指着这个要小苏叫阿姨,指着那个要小苏喊伯伯。刚才小秀已经跟媒人讲过要正对着小苏讲,小苏才听得懂,于是媒人每一回都会站在亲戚的旁边,面对着小苏介绍人。
等小苏一圈转过来时,已经是满头的大汗了,虽然这嫡亲的亲人已经只有好婆一个了,但是架不住那种一表几十里的亲戚多。要知道整个队里讲起来,总是带点亲再带点故的,不过小苏也没有吃亏,只要是小苏叫的人,都要再送上一笔改口费。到时这些都是要让小苏带回去的。
叫过人之后小苏就被放行了,本来今天他的事情就是来让个人,然后再在吃饭的时候多多敬酒就好了。不过。小苏还有一件正经事体要做。
小苏将好婆请进屋,让好婆坐好,在媒人婆婆的见证下,小苏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红绸袋,从袋里倒出二样东西来。正是那天小苏从柜子里翻出来的一对玉镯子,还有一对金耳环。除了这些,小苏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纸包。纸包里包了小苏的全部家当三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