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专门从事天文台官员的儿子,太史王恂问他们有关算数的问题,他们都不能对,只有齐履谦能随问随答,王恂感到非常吃惊。新历编纂完成,又准备修订《历经》、《历议》。二十九年,授星历完成后向全国颁布施行。齐履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至治元年,齐履谦被提升为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九月,以官员的身份奉奉命视察江西、福建,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多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州县以先贤子孙充房夫等相关人员都被解职。福建宪司职田,每亩年上交输米三石,老百姓很困苦。齐履谦下令减免令,因此引起了朝廷的埋怨,他还京后,监察部门果然诬告他。不久,诬齐履谦者都因为其他事件被免职,齐履谦才得始得平反,后又担任了太史院使。
齐履谦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无书可读。他担任星历官员后,在太史局,意外地获得了秘书监辇死亡后留下许多宋朝的旧书,被放置在本院,因此他就趁机昼夜讽诵,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因此得以博学精通,上自六经、诸史、天文、地理、礼乐、律历,下至阴阳五行、医药、卜筮,无不通晓,尤其精通经史典籍。
到了至元二十九年的时候,由于他的独特才能,受到朝廷的重用,被授予星历教授的官职,到了大德二年,又提拔为保章正的官职,到了至大三年,升任侍郎,副部长,兼管冬官正事的事务。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皇位后,下令用研究学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谦虚好学,道德高尚等等信条,教育和培养国子学的学生。下令吴澄等人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培养人才。要求学生每天凌晨五鼓时间,就进入学校学习,纵使是刮风下雨,严寒和酷暑,都不得中断学习,稍有倦怠。
吴澄,字幼清,是抚州地方的人,他宋朝的末年,多次参与朝廷举行的进士考试,但是都没有考取。后来就隐居在布水谷,坚持读书和著述,博得了很大的博得了很大的名声。在至元年中,也曾经被曾召唤到燕京城,皇帝想授予他的官职,吴澄却不想干,就向皇帝乞求回家,赡养年老的母亲,就辞去了朝廷,返回故乡。
吴澄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应乡贡中选﹔次年﹐就试礼部,考试失败。在乡里开门办学,修建了一所草屋居住,题名“草庐”,因此被人们称为草庐先生。进入元朝后,避兵乱隐居乐安布水谷﹐从事著述﹐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回到草庐居住。
二十三年﹐程巨夫奉诏到江南网罗人才﹐他跟随着到了大都﹐不久即辞辞职回家。元贞年间﹐在龙兴讲学,今江西南昌﹐为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选所赏识﹐推荐到朝廷,其他书友正在看:。大德五年,1301年﹐授应奉翰林文字﹐次年至京城﹐而那个职务已经改授他人﹐就返回南方。
八年﹐被任为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迁延不赴﹐後称病辞职。至大元年,1308年﹐授国子监丞﹔四年﹐升司业。当时国子监学官只知踵袭许衡成法﹐教学止於朱熹《小学》﹑《四拉牛牛﹐年年如此﹐毫无进步。吴澄到任后实行改革﹐亲自执教﹐辨析诸家传注的得失﹐融会不同学派的学说﹐并拟定教法﹐分经学﹑行实﹑文艺﹑治事四门﹐扩大了教学内容。
皇庆元年,1312年﹐辞职还家。次年﹐集贤院奏请召为国子祭酒﹐反对者指责他为陆学﹐不合许衡尊信朱子之义﹐不可为国子师﹐于是作罢。延祐五年,1318年﹐授翰林直学士﹐遣虞集驰驿召入朝﹐中途因病不行。
至治三年,1323年﹐超拜翰林学士﹐复遣近臣至其家征召﹐乃入京。泰定元年,1324年﹐被任命为经筵讲官﹐复命修《英宗实录》。二年﹐《实录》完成后﹐辞官南归。晚年仍致力於著述﹑讲学﹐南北士人来从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
到了至大元年的时候,复石担任国子学的督学监丞,在皇庆元年,授予他司业的官职,吴澄用宋朝程颢办学的方式向皇帝提出建议,胡瑗用六种学问教导学生,朱熹教学中的科举考试方法,简称为四条教学方法:一是经史学,二是行为学,三是文艺学,四政务学,每条教学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非常详细,不厌其烦。
后来因为齐履谦改任佥太史院事的官职,吴澄认为再也没有人和他研究学问了,真是相识遍天下,知音能几人?就向朝廷找借口说,自己身体生病,需要回家休养,学校制度建设的事就稍微放松了下来。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又调任齐履谦担任司业的官职。齐履谦要求自己更加严格,在教学上更加勤奋,曾经创立升斋积分等数学教学内容,以培养数学人才。
国子监学校每年都要考察学生的品行,以决定他们的升迁,如果得以升到上斋的级别,再过一年,就可以参与单独考试了。如果语言流畅,说理透彻,就能获得满分,如果言词平淡,但说理透彻,就可以获得半分,每年累计学分达到八分的,就可以评为高等,限制四十人,额满为止,集贤院及礼部每年都要在国子监学校选拔六个人,作为每年的贡生,予以录用。
国子监学校学生如果不勤奋学习,三年还不熟悉一本经书,以及在学